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9 月 28 日
想投資潛力巨大的以太幣(ETH),但一看到 TPS、Gas Fee、Layer 2 等複雜術語就感到卻步?您並非唯一一個。許多加密貨幣新手都對如何開始第一步,以及如何評估以太坊的真正價值感到困惑。本文將作為您的終極入門指南,旨在用最清晰易懂的方式,從零開始,手把手教您完成第一筆以太幣購買,並深入剖析關乎以太坊未來的核心技術——以太坊TPS(每秒交易量),讓您一篇搞定,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在學習以太幣教學之前,首先要理解以太幣(ETH)和以太坊(Ethereum)之間的關係。它們經常被混用,但實則代表不同概念。
您可以將以太坊想像成一部全球共享的「世界電腦」或一個去中心化的操作系統。它是一個開源的區塊鏈平台,允許開發者在其上建立和運行「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s)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從去中心化金融(DeFi)到非同質化代幣(NFT),再到遊戲和元宇宙,無數創新應用都在以太坊上蓬勃發展,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
以太幣(ETH)是原生於以太坊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它的角色就像是驅動這部「世界電腦」運轉的數位燃料。在以太坊網路上進行任何操作,例如轉帳、執行智能合約、鑄造 NFT 等,都需要支付少量 ETH 作為手續費,這個費用被稱為「Gas Fee」。因此,ETH 不僅是一種可以交易和投資的數位資產,更是整個以太坊生態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代幣。
雖然比特幣(BTC)和以太幣(ETH)都是最知名的加密貨幣,但它們的設計初衷和功能有著根本區別。比特幣被譽為「數位黃金」,主要目標是成為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和價值儲存工具。而以太坊的願景則更為宏大,它旨在成為一個可編程的區塊鏈,一個孕育各種去中心化應用的平台。以下表格清晰地展示了兩者的核心差異:
比較項目 | 比特幣 (Bitcoin) | 以太坊 (Ethereum) |
---|---|---|
核心目標 | 成為數位黃金、價值儲存和支付網絡 | 成為去中心化應用的全球平台 |
主要功能 | 價值轉移 | 運行智能合約與DApps |
代幣角色 | BTC:作為貨幣使用 | ETH:作為網絡燃料 (Gas) |
供應上限 | 2,100萬枚 | 無硬性上限,但發行率受控 |
了解了基礎概念後,接下來就是最實踐的部分:如何購買以太幣。對於香港投資者來說,整個流程相當便捷,主要可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步驟一:選擇適合你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是買賣加密貨幣的平台,類似於證券行。對於新手而言,選擇一個信譽良好、操作界面友好且受監管的交易所至關重要。在香港,一些主流的選擇包括受SFC(香港證監會)監管或正在申請牌照的平台。選擇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想了解更多關於香港交易所的選擇?可以參考我們的詳細評測文章:【香港虛擬貨幣交易所排名】6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一覽附牌照﹑手續費等比較準則
步驟二:完成帳號註冊與身份驗證 (KYC)
選定交易所後,需進行註冊。通常只需提供電郵地址或手機號碼並設定密碼。為符合反洗黑錢(AML)法規,所有合規交易所都會要求用戶完成「了解你的客戶」(KYC)身份驗證。您需要準備:
步驟三:綁定銀行帳戶並完成港幣入金
通過驗證後,便可將您的香港銀行帳戶與交易所帳戶綁定,以便存入資金。香港用戶常用的入金方式包括:
步驟四:在交易市場下單購買以太幣 (ETH)
資金到帳後,您就可以進入交易所的「現貨交易」市場尋找 ETH 交易對,最常見的是 ETH/HKD 或 ETH/USDT(USDT是一種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下單方式主要有兩種:
步驟五:(進階) 設定錢包,安全存放你的數位資產
雖然將加密貨幣存放在大型交易所相對安全,但從資產安全的最高原則——「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不是你的私鑰,就不是你的幣)出發,長期持有者建議將資產轉移到自己控制的加密貨幣錢包中。錢包分為:
對選擇哪種錢包感到迷茫?這篇詳細的錢包教學能幫到您:以太坊錢包推薦:5款最佳以太幣Wallet比較(冷熱錢包教學)
完成首次購買後,讓我們深入了解影響ETH長期價值的核心指標——以太坊TPS。
TPS,全稱為 Transac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交易量」。它是衡量一個區塊鏈網絡處理能力的核心指標。您可以將以太坊主網絡想像成一條高速公路,TPS 就是這條公路每秒鐘能通過多少輛汽車。如果TPS太低,就意味著公路非常狹窄,當車流量(交易請求)暴增時,就會發生嚴重的交通堵塞。
目前,以太坊主網(Layer 1)的TPS大約在 15-30 之間。相比之下,傳統支付巨頭Visa的處理能力高達數萬TPS。這個巨大的差距導致了以太坊長期面臨的兩大痛點:
低TPS和高Gas Fee直接限制了以太坊生態的發展潛力。想像一下:
因此,提升TPS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決定以太坊能否成為真正「世界電腦」,承載大規模商業應用的關鍵。這也是為何以太坊TPS的擴容方案,成為整個加密貨幣行業最關注的焦點。
為了解決TPS瓶頸,以太坊社群提出了以「Rollup為中心」的擴容路線圖,核心思想是將大量計算和交易處理從擁擠的主網(Layer 1)轉移到更高效的Layer 2網絡上執行。
如果說以太坊主網(Layer 1)是承載核心安全和共識的主幹道,那麼Layer 2就像是建立在主幹道之上的多條高速公路。它們的工作原理是:
通過這種方式,主網只需記錄一個最終結果,而無需處理每一筆獨立交易的細節,從而極大地分擔了主網的負擔,實現了TPS的數量級提升,同時繼承了主網的安全性。
目前主流的Layer 2 Rollup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它們在驗證交易有效性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技術類型 | Optimistic Rollups (樂觀Rollup) | ZK-Rollups (零知識證明Rollup) |
---|---|---|
代表項目 | Arbitrum, Optimism | zkSync, StarkNet, Polygon zkEVM |
核心哲學 | 「性善論」:預設所有交易都是有效的,除非有人提出質疑(欺詐證明)。 | 「性惡論」:每批交易都必須附上一個數學密碼學證明(有效性證明)來證明其有效性。 |
優點 | 技術成熟度高,兼容性好,開發者易於遷移。 | 安全性更高,資金提取到主網速度快(數分鐘)。 |
缺點 | 為留出質疑期,資金提取到主網需等待約7天。 | 技術複雜度高,生成證明計算成本較高。 |
長期來看,社群普遍認為 ZK-Rollups 因其更高的安全性與效率而更具潛力,但目前 Optimistic Rollups 憑藉其先發優勢和生態成熟度佔據了主導地位。
以太坊的擴容之路並未止步於Layer 2。在其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提出的長期發展藍圖中,「The Surge」是繼「The Merge」(合併,轉向PoS共識)之後的下一個重要階段。其核心是引入「Proto-Danksharding」(EIP-4844),為Rollups在主網上提交數據創建一個專門的、更便宜的數據存儲空間。這將使Layer 2的交易成本再降低一個數量級,有望將整個生態系統的綜合TPS推向 10萬 甚至更高,為實現百萬級TPS的終極目標鋪平道路。
購買以太幣沒有嚴格的最低金額限制。大多數交易所允許用戶以非常小的金額(例如100港元)開始投資。您可以購買零碎的ETH,例如0.01或0.001 ETH,這使得初學者可以用較低門檻參與市場。
理論上是完全可能的。這個目標並非依靠單一主網的性能,而是通過 Layer 2 Rollups 和未來 Danksharding 升級的協同效應來實現。Layer 2 網絡本身可以提供數千TPS,而主網的升級將大幅降低 Layer 2 的運營成本,使其能夠承載更多交易。多個Layer 2網絡並行運作,總TPS達到十萬級別是一個實際的發展目標。
是的。除了直接在交易所購買ETH外,還有幾種常見的參與方式:
主要區別在於資產控制權和安全性。放在交易所,您是將資產託管給平台,由平台保管私鑰,方便交易但存在中心化風險(如平台倒閉、被駭客攻擊)。放在個人錢包,私鑰由您自己完全掌控,資產主權屬於您,安全性更高,但同時您也需要承擔保管好私鑰(或助記詞)的全部責任,一旦遺失將無法找回資產。
本文從最基礎的以太幣教學出發,帶您走過了在香港購買ETH的每一個實際步驟,更深入地剖析了決定以太坊網絡成敗的關鍵性能指標——以太坊TPS。總結而言,以太幣不僅是一種具備投資價值的加密貨幣,其內在價值更與以太坊這個「世界電腦」的可用性和擴展性息息相關。TPS的提升,是釋放DeFi、NFT、GameFi等應用全部潛力的鑰匙,也是ETH能否走向大規模普及的決定性因素。現在,您已經具備了踏入這個領域的核心知識,是時候開始您的加密貨幣探索之旅了。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