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防騙指南】貸款騙案5大手法全揭秘!教你查詢放債人牌照,提防借錢中介陷阱

2025 年 10 月 25 日

你是否也曾接到聲稱能提供「低息、免審查、免TU」的陌生電話或訊息而心動?在急需資金周轉的關頭,這些看似「著數」的條件,往往是精心佈置的貸款騙案的糖衣毒藥。近年,金融科技雖然帶來便利,卻也讓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許多人因此蒙受巨大金錢損失。要保障自己的血汗錢,除了要懂得分辨騙徒的技倆,更要學會如何提防借錢中介,並掌握最關鍵的自保方法——親手查詢放債人牌照,確保你的每一次借貸決策都安全、穩妥、有保障。

5種最常見的貸款騙案手法,你一定要識破!

騙徒手法萬變不離其宗,其最終目的都是要騙取你的金錢。了解他們的常用劇本,是防騙的第一步。以下為你拆解5種最常見的貸款騙案手法:

1手法一:假冒銀行或知名財務公司職員

這是最經典、也最容易讓人卸下心防的手法。騙徒會透過Cold Call電話、WhatsApp或SMS訊息,自稱是某某銀行或大型財務公司的客戶主任。他們可能擁有你的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讓你信以為真。他們會利用偽造的來電顯示號碼、員工證件,甚至製作幾可亂真的假冒網站或App,再以「特選客戶獨家低息優惠」、「內部推薦免審批」等極具誘惑力的說詞作招徠,一步步誘騙你提供更詳細的個人及財務資料。

警示信號: 收到自稱銀行職員的陌生來電,切勿即時盡信。應掛斷電話後,親自透過官方渠道(如銀行網站上的電話)回撥查證,而非直接回撥對方提供的號碼。

2手法二:預先繳付「保證金」或「手續費」

這是判斷是否為貸款騙案最核心的警號。當你表示有興趣申請貸款後,騙徒會以各種名目,要求你在貸款批出前支付一筆費用。常見的藉口包括:

  • 保證金: 聲稱用作確保你有還款能力。
  • 行政費/手續費: 聲稱是處理申請的必要開支。
  • TU解鎖費: 謊稱你的信貸報告(TU)被鎖定,需要付費解鎖才能批核。
  • 法律費用: 偽稱需要律師處理文件而收取的費用。

請務必記住,所有正規、持牌的銀行及財務公司,絕對不會在成功批核並發放貸款前,要求借款人支付任何形式的費用。一旦對方提出這類要求,幾乎可以100%肯定是騙案,應立即中止對話。

3手法三:聲稱不良信貸紀錄(TU)也能成功借貸

「TU差?無問題!保證批核!」這類宣傳口號,專門針對信貸紀錄欠佳、在正規渠道借貸無門,但又急需用錢的人士。騙徒會利用受害人焦慮和絕望的心理,聲稱有「特殊渠道」或「內部關係」可以繞過信貸審查。事實上,審查TU 信貸報告是正規貸款機構評估風險的標準程序,任何聲稱能完全無視TU的說法都極不可信。這類陷阱的最終目的,依然是為了騙取你的個人資料,或誘使你繳付上述的各種前期費用。

4手法四:誘騙簽署內容空白或不實的合約文件

在某些情況下,騙徒可能會約你親身見面簽署文件。他們會以「程序需要」、「節省時間」為由,催促你在未填妥所有條款(如貸款金額、利率、還款期)的空白合約上簽名。或者,合約上的條款與他們口頭承諾的完全不符。一旦簽名,你就可能需要為一筆金額極高、利息極不合理的貸款負責,陷入萬劫不復的債務深淵。因此,簽署任何法律文件前,必須逐字逐句仔細閱讀,確保所有關鍵欄目都已清晰填寫,並與你理解的無異。

5手法五:透過社交媒體廣告作餌

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已成為貸款騙案的溫床。騙徒會設立專頁,發布大量看似吸引的虛假廣告,例如「$50萬現金,30分鐘到手」、「失業、破產、黑名單,一律照批」。這些廣告往往配上大量現金、名車的圖片,營造一種輕易致富的假象。當你透過訊息查詢時,他們便會用上述的劇本引你入局。切記,對於網上來歷不明的貸款廣告,應抱持極高的警惕心。

為何要「咪俾錢中介」?提防不良借錢中介的3大陷阱

除了直接的騙案,市面上還充斥著大量不良的「借錢中介」。他們自稱能為你「格價」、「爭取更優惠利率」,但實際上卻暗藏重重陷阱。警方的防騙宣傳口號「咪俾錢中介」絕對是金石良言。

經銀行或持牌財務公司直接申請 經不良借錢中介
前期費用 收取高昂手續費、顧問費等
利率透明度 清晰列明實際年利率 (APR) 含糊不清,或先甜後苦
資料安全 受嚴格法規監管,保障私隱 資料可能被盜用或轉售

陷阱一:收取與不成比例的高昂服務費

不良中介的核心商業模式,就是「兩頭食」。他們一方面可能從成功轉介的財務公司收取佣金,另一方面再向急需用錢的借款人榨取巨額費用,這些費用可能佔貸款額的30%至50%,甚至更高。舉例來說,你本想借$10萬,最終批核後,中介可能會先扣起$4萬作為「服務費」,你實際到手的只有$6萬,但還款時卻要連本帶利償還$10萬的貸款。這種做法無疑是合法地進行搶劫。

陷阱二:個人資料被盜用或轉售

當你向中介公司提交身份證、住址證明、入息證明等敏感個人資料後,你無法保證他們會如何處理這些資料。不良中介可能將你的資料轉售給其他財務公司甚至詐騙集團。更嚴重的,他們可能盜用你的身份去申請其他貸款或信用卡,讓你無辜背上巨額債務。將個人資料交給這些不受規管的公司,風險極高。

陷阱三:拖延申請進度,讓你越陷越深

部分不良中介會故意拖延你的申請進度,讓你錯過向銀行或其他正規財務公司申請貸款的黃金時間。他們會不斷告訴你「正在處理」、「審批中」,讓你抱有希望。當你的財政狀況越來越危急時,他們便會提出更苛刻的條款,迫使你因別無選擇而接受。這種心理戰術,讓許多受害人最終只能任其擺布。

推薦閱讀

與其冒險光顧中介,不如直接了解市場上正規的貸款產品。我們為您整理了詳盡的私人貸款比較,助您找到最合適的方案:

終極自保術:3步驟網上查詢放債人牌照教學

無論對方說得如何天花亂墜,核實其合法性才是硬道理。在香港,經營放債業務必須持有由牌照法庭批出的「放債人牌照」。要驗證一間公司是否持牌,最權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香港公司註冊處的官方網站進行查冊。過程完全免費,只需幾分鐘。

第一步:進入公司註冊處官方網站

首先,必須確保你進入的是正確的官方網站。切勿點擊任何由對方提供,或在不明網站上找到的連結。請在瀏覽器直接輸入或搜尋「香港公司註冊處」,找到其官方網站。進入後,在服務範疇中找到關於「持牌放債人」的選項。

為方便讀者,這裡提供官方查冊的直接連結: 公司註冊處 – 有關「持牌放債人」的資料

第二步:輸入公司名稱或牌照號碼進行搜尋

進入查冊頁面後,你會看到一個搜尋欄。你可以輸入向你接洽的公司全名(中文或英文),或其提供的放債人牌照號碼。輸入資料時必須完全準確,一個字也不能錯,否則可能搜尋不到結果。

第三步:核對牌照狀態與詳細資料

如果該公司是合法持牌的放債人,搜尋結果會顯示其詳細資料,包括:

  • 牌照狀況: 確保狀態是「已領牌」。
  • 牌照有效期: 確認牌照是否仍然在有效期內。
  • 公司地址: 核對地址是否與對方提供的一致。

如果在名單上完全找不到該公司,或者資料有任何不符之處,就證明對方極可能是無牌經營的非法貸款公司或騙徒,應立即斷絕來往。

貸款騙案常見問題 (FAQ)

如果我已經向懷疑是騙徒的人提供了個人資料怎麼辦?

如果你已提供身份證副本、銀行戶口號碼等重要資料,應立即採取以下行動:
1. 立即向警方報案,並到就近的警署錄取口供。
2. 聯絡你的銀行,告知情況並監察戶口有否不尋常的交易。
3. 考慮向環聯(TransUnion)查詢你的信貸報告,檢查有否未經你授權的信貸申請紀錄。

除了公司註冊處,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驗證貸款公司嗎?

公司註冊處的放債人名冊是唯一最權威的官方驗證途徑。不要相信任何其他非官方的「認證」或「查冊」網站。此外,你可以留意該公司是否有實體店舖、公司網站是否專業、客戶服務熱線是否能接通等,作為輔助判斷。但最終的驗證標準,仍應以公司註冊處的紀錄為準。

收到可疑的貸款電話或訊息,我應該如何處理?

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不回應、不點擊、不提供」。不要與對方糾纏,直接掛斷電話或刪除訊息。切勿點擊訊息中任何不明的連結,因為那可能是釣魚網站或惡意程式。同時,你可以將該電話號碼或訊息加入黑名單,並向警方「防騙易18222」熱線舉報。

香港法定的最高貸款利率是多少?

根據香港《放債人條例》,任何貸款的實際年利率不得超過48%。任何超過此利率的貸款協議均屬「敲詐性」且無法執行。如果有人向你推銷利率極高的貸款,這本身就是一個危險信號,應立即遠離。

總結

總結來說,要避免墮入層出不窮的貸款騙案,關鍵在於時刻保持警覺,並謹記幾個核心原則:切勿輕信任何聲稱「免審查、低息」的貸款推銷;堅決拒絕在貸款到手前支付任何費用;以及最重要的一點,面對任何借貸邀請,都必須親自透過官方渠道查詢放債人牌照作最終核實。請記住,向信譽良好、持牌的銀行及財務機構直接申請私人貸款,才是保障自己財產最穩妥、最可靠的方法。立即分享這篇文章,提醒你身邊的親友要提防借錢中介,共同建立更安全的金融防線。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标签:
分類:BLOG, 理財攻略, 貸款攻略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