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Netflix費用2025香港收費方案|家庭共享、額外成員、信用卡優惠懶人包

2025 年 11 月 28 日

煲劇睇戲已成為許多香港人生活減壓的良方,而Netflix無疑是串流平台的龍頭大哥。無論是原創神劇《魷魚遊戲》、《The Crown》,還是近期熱話的《淚之女王》,總有一部作品能讓你沉醉其中。不過,面對不同的netflix費用方案,以及不斷更新的家庭共享政策,你是否感到眼花撩亂?究竟如何選擇才能看得盡興又最划算?

重點速覽

  • 三大方案比較:詳細解析基本、標準、高級方案的月費、畫質及同時觀看裝置數量的分別。
  • 家庭共享新解:講解「同戶裝置」概念及新增「額外成員」的收費模式,分析夾Plan成本效益。
  • 慳錢訂閱秘訣:整合信用卡現金回贈及電訊商合作優惠,教你精明訂閱Netflix。
  • 平台橫向比較:一覽Netflix、Disney+、HBO Go等主流平台的特色與收費,助你作出最佳選擇。

Netflix 香港三大收費方案比較 (2025年最新)

Netflix在香港主要提供三種月費計劃,分別是基本、標準高級。三者最大的分別在於畫質、可同時觀看的螢幕數量,以及可下載影片的裝置數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觀看習慣、家庭成員數量和對畫質的要求,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Netflix收費方案。

💡選擇困難?不妨思考一下:你通常自己一個人看,還是會與家人朋友分享?你家中的電視或螢幕支援4K畫質嗎?回答這兩個問題,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功能/方案 基本 (Basic) 標準 (Standard) 高級 (Premium)
每月費用 HK$73 HK$88 HK$108
畫質 良好 (720p) 極佳 (1080p) 最佳 (4K + HDR)
可同時觀看裝置 1部 2部 4部
可下載影片裝置 1部 2部 6部
支援裝置 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腦
廣告 無廣告
新增額外成員 不適用 可新增 1 位 (每位 HK$28/月) 可新增 2 位 (每位 HK$28/月)

基本方案:HK$73/月

如果你是「獨行俠」,主要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煲劇,對畫質沒有極致追求,那麼基本方案就是你的經濟實惠之選。雖然720p的畫質在今天看來略嫌不足,但在小螢幕上觀看影響不大。

標準方案:HK$88/月

這是最多人選擇的方案,堪稱「性價比之王」。支援1080p全高清畫質,無論在電視還是電腦螢幕上都有不俗的觀影體驗。可供2部裝置同時觀看,非常適合情侶或小家庭。此外,標準方案還能讓你額外付費增加一位非同住的成員,增加了使用的靈活性。

高級方案:HK$108/月

對於追求極致影音體驗的發燒友或大家庭而言,高級方案是唯一選擇。它提供震撼的4K超高清畫質及HDR效果,配合相應的設備,能帶來身臨其境的觀感。同時支援4部裝置觀看和6部裝置下載,並可新增最多兩位額外成員,完美滿足多人共享的需求。

Netflix 家庭共享新政策:額外成員收費詳解

過去,「一人付費,全家共享」是許多人使用Netflix的常態。但近年Netflix為打擊密碼共享,推出了「Netflix同戶裝置」及「額外成員」新政策,讓以往的「夾Plan」模式出現了變化。

什麼是「Netflix 同戶裝置」?

Netflix定義的「同戶裝置」是指,在主要觀賞地點中,連接到同一個網絡的裝置。系統會根據IP位址、裝置識別碼和帳戶活動來判斷。簡單來說,就是居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家庭成員所使用的裝置。

如何新增額外成員?收費如何計算?

如果想與同住者以外的親友分享帳戶,就需要使用「額外成員」功能。只有標準高級方案的帳戶持有人可以邀請額外成員。

  • 標準方案: 可新增 1 位額外成員,每月需額外支付 HK$28
  • 高級方案: 可新增最多 2 位額外成員,每位每月需額外支付 HK$28

額外成員會有自己的帳戶和密碼,但費用由主帳戶持有人支付。他們只能在1部裝置上觀看或下載,且必須在主帳戶所在的國家/地區啟用帳戶。

⚠️ 風險提示

與非同住者共享帳戶前,請務必了解Netflix的服務條款。雖然新增額外成員是官方認可的做法,但傳統的密碼共享方式可能會導致帳戶被暫停或終止服務。

與朋友夾Plan仲有冇著數?成本效益分析

在新政策下,「夾Plan」依然可行,只是計算方式不同了。讓我們來算一筆賬:

  • 標準方案 + 1位額外成員:總費用為 HK$88 + HK$28 = HK$116。若3人(主帳戶2人+額外1人)攤分,人均約 HK$38.7
  • 高級方案 + 2位額外成員:總費用為 HK$108 + HK$28*2 = HK$164。若6人(主帳戶4人+額外2人)攤分,人均約 HK$27.3

從數字上看,即使增加了額外成員的費用,多人共享高級方案的Netflix費用仍然相當划算,尤其是對於追求4K畫質的用戶來說。

精明消費:訂閱 Netflix 如何慳得更多?

除了與人分攤Netflix費用,還有一些方法可以讓你節省開支,將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其中,善用信用卡優惠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延伸閱讀

想了解更多理財技巧?可以參考我們的2025生活慳錢攻略,從多方面入手,助你輕鬆理財。

💳 善用指定信用卡賺取現金回贈

不少信用卡都針對網上簽賬或影音串流平台提供高額現金回贈。在訂閱Netflix時,綁定這類信用卡支付月費,就等於變相打了折扣。例如,市面上一些主打網購回贈的信用卡,回贈率可達5%或以上,一年下來也能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

選擇一張適合的信用卡進行比較,不僅能節省Netflix費用,還能在日常網購、餐飲等消費中賺取回贈,一舉兩得。

📡 留意電訊商或寬頻網絡商合作優惠

部分電訊商或網絡供應商(ISP)會與Netflix合作,推出綑綁式服務計劃。新上台或續約的客戶,有機會以優惠價訂閱Netflix,甚至是直接獲贈數個月的免費服務。在選擇家居寬頻或手機月費計劃時,不妨多加留意這些合作優惠。

Netflix 付費、取消與預算管理

管理你的Netflix訂閱其實非常簡單直接,官網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Netflix 接受哪些付款方式?

Netflix支援多種付款方式,方便不同用戶的需求:

  • 信用卡或扣賬卡: 接受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
  • PayPal: 可綁定PayPal帳戶進行支付。
  • 預付卡/禮品卡: 可於香港的7-11或OK便利店購買Netflix預付卡,用作支付訂閱費用,適合沒有信用卡或不想綁定帳戶的用戶。
  • iTunes/App Store: 透過Apple裝置註冊的用戶,可經由iTunes帳戶支付。

如何更改或取消我的 Netflix 訂閱方案?

你可以隨時登入Netflix官網,在「帳戶」頁面中輕鬆更改或取消訂閱計劃。

  1. 登入你的Netflix帳戶。
  2. 點擊右上角的個人頭像,選擇「帳戶」。
  3. 在「方案詳細資料」中,可以選擇「變更方案」。
  4. 若要取消,則在「會員資格與收費」下點擊「取消會員資格」,並按照畫面指示完成步驟即可。

取消後,你仍然可以繼續觀看至目前收費週期的最後一天,之後便不會再扣款。

💡串流平台選擇多

除了Netflix,香港還有Disney+、HBO Go、Apple TV+等眾多選擇,內容各有側重。例如Disney+主打Marvel、Pixar及合家歡內容;HBO Go則以高質素原創美劇聞名。

查看消委會比較 →

💰理財由預算開始

將Netflix等娛樂開支納入你的個人預算中。參考「50/30/20」法則,將收入的30%分配給非必要的「想要」開支,有助你更好地控制消費,避免過度娛樂。

學習更多慳錢方法 →

1. Netflix基本、標準、高級方案有何主要分別?

最主要的分別在於月費、畫質可同時觀看的裝置數量。基本方案(HK$73)提供720p畫質,限1部裝置;標準方案(HK$88)提供1080p畫質,限2部裝置;高級方案(HK$108)則提供4K+HDR畫質,限4部裝置。此外,可下載影片的裝置數目和新增額外成員的權限也有所不同。

2. 現在還可以和朋友「夾Plan」分攤Netflix費用嗎?

可以,但方式有所改變。Netflix現在主要限制帳戶在「同戶裝置」(即同一住址)內共享。若要與非同住的親友共享,需使用「額外成員」功能,標準方案可加1位,高級方案可加2位,每位額外成員月費為HK$28。計算下來,多人共享高級方案的人均費用依然相當划算。

3. Netflix 有提供學生或年費優惠嗎?

截至2025年,Netflix在香港並未提供特定的學生優惠或一次性繳付年費的折扣方案。所有收費均以月費形式計算。想節省開支,最好的方法是選擇合適的多人共享方案,或利用信用卡回贈來降低實際支出。

4. 如果我取消了Netflix訂閱,可以馬上停止觀看嗎?

不是的。當你提出取消訂閱後,你的會員資格會持續到目前收費週期的最後一天。例如,如果你的收費日是每月15號,而你在5月20號取消訂閱,那麼你仍然可以觀看Netflix直到6月14號,服務會在6月15號才正式終止,並且不會再扣取下期費用。

總結

總括而言,選擇最適合的Netflix費用方案,關鍵在於評估個人及家庭的實際需求。對於單身貴族,基本方案綽綽有餘;小家庭或情侶,標準方案是平衡畫質與價格的最佳選擇;而追求極致影音體驗的大家庭,則非高級方案莫屬。隨著家庭共享政策的調整,善用「額外成員」功能,與親友分攤費用,依然是精明的慳錢之道。最後,別忘了綁定一張高回贈的信用卡,讓你在享受精彩娛樂的同時,也能為荷包帶來實質的回饋。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标签:,
分類:BLOG, 專題 & 生活, 消費指南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