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申請綜援全攻略】一篇搞懂資產限額、入息審查與LIHKG熱門討論

2025 年 10 月 29 日

最近手頭緊,考慮申請綜援卻不知從何入手?擔心自己的資產或收入超出上限,又不清楚網上如申請綜援討論區綜援lihkg的說法是真是假?面對經濟壓力,尋求政府援助是合法權利,但清晰了解規則是成功申請的第一步。本文將為你提供一站式完整指南,從政府最新的申請綜援資產限額要求,到詳細的申請步驟,再到拆解LIHKG等討論區的熱門話題,讓你一篇文徹底搞懂申請綜援的所有細節。

申請綜援第一關:我符合資產及入息資格嗎?

申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簡稱綜援)的首要條件,是申請人必須通過資產及入息審查。這兩項是硬指標,不符合就無法進入下一步。讓我們詳細看看具體要求。

2025最新綜援資產限額

資產限額會根據申請人家庭的成員組合(如單身、健全成人/兒童、長者、殘疾人士)而有所不同。以下是社會福利署最新的資產限額表,讓你一目了然:

申請人類別 資產限額(港元)
單身人士
健全成人/兒童 $35,500
長者 $55,000
殘疾/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的成人/兒童 $55,000
家庭
全部成員均為健全成人/兒童 每位成員$23,500
有長者/殘疾/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成員的家庭 首名成員$55,000,其後每位成員$23,500

重要提示:家庭資產限額是將所有家庭成員的限額相加而得出。例如,一個由兩名健全成人組成的家庭,資產限額為 $23,500 x 2 = $47,000。

哪些資產會被計算在內?

社會福利署(社署)會將申請人及家庭成員所擁有的各種資產計算在內,以評估是否超出限額。主要包括:

  • 現金及銀行存款:所有港幣及外幣的活期、定期存款。
  • 投資項目:股票、債券、基金、期貨等。
  • 物業及土地:非自住物業、土地、車位等(其價值以市值扣除按揭債項計算)。
  • 商業資產:經營業務的資產淨值。
  • 車輛:其市值會被計算在內,除非有特殊理由(如用作載送殘疾家庭成員)。
  • 保險現金價值:具有現金價值的人壽保險。

入息審查點樣計?每月收入上限是多少?

入息審查的原則是,申請人家庭的每月總收入,必須低於社署釐定的「認可需要總額」。這個總額是根據家庭成員的人數、年齡及健康狀況計算出來的,主要包括:

  1. 標準金額:用作應付基本生活開支。
  2. 補助金:長期個案補助金、單親補助金、社區生活補助金等。
  3. 特別津貼:租金、水費、排污費、子女學費等開支。

簡單來說,「每月總收入」 < 「認可需要總額」,才符合入息資格。

豁免計算入息:哪些收入可以不用計算?

為了鼓勵就業和支援特定需要,社署在計算總收入時,會豁免某些款項,例如:

  • 每月從工作賺取的部分入息(即「豁免計算入息」計劃)。
  • 親友的少量現金援助。
  • 獎學金及助學金。
  • 某些政府津貼,如傷殘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等。

延伸閱讀:其他政府援助計劃

除了綜援,政府還設有其他支援計劃。如果您的家庭有在職成員但收入不高,或許可考慮申請在職家庭津貼,了解更多資訊:

5步完成綜援申請:完整流程與文件清單

清楚了解資格後,便可以開始準備申請。整個流程並不複雜,跟隨以下五個步驟即可完成:

步驟一:準備申請所需文件

文件齊全是加快審批的關鍵。請準備好以下文件的正副本:

  • 身份證明:香港身份證、出生證明書等。
  • 住址證明:租約、水電煤費單等。
  • 入息證明:糧單、僱主證明信、銀行月結單等。
  • 資產證明:銀行存摺及月結單(所有戶口)、股票結單、保險單等。
  • 學歷/工作技能證明:適用於15至59歲身體健全的申請人。
  • 其他文件:如醫生證明書、子女的學生手冊等。

步驟二:如何及在哪裡遞交申請表格?

申請人可以親身或透過電話、傳真、電郵或郵寄方式向所屬地區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提出申請。你亦可以經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收到申請後,社署職員會安排會面。

步驟三:與社會福利署職員會面須知

會面是整個申請過程的核心環節。職員會詳細核實你提交的資料,並了解你的家庭狀況和需要。請務必如實回答所有問題,並提供完整文件。如有任何困難,應坦誠告知職員。

步驟四:等待審批: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在收齊所有所需文件後,社署的目標是在四星期內完成審批。審批期間,社署職員可能會進行家訪或向有關機構(如銀行、僱主)查詢資料。

步驟五:成功獲批後的注意事項

一旦申請獲批,援助金會直接存入你指定的銀行戶口。但請注意,受助人有責任向社署申報任何家庭或經濟狀況的轉變,例如找到工作、收入改變、家庭成員增減等,否則可能構成欺詐。

拆解LIHKG、討論區熱話:申請綜援的真實世界迷思

在LIHKG及各大討論區,關於申請綜援的討論眾說紛紜,當中不乏誤解甚至謠言。以下我們將根據社署的官方指引,為你破解四大熱門迷思。

熱門迷思一:有自住樓就不能申請綜援嗎?

不一定。 這是最常見的誤解。社署對長者、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的業主,設有特別安排:只要該家庭居於其擁有的自住物業,該物業的價值在申請時可獲豁免計算,無需計入資產總額。但此安排有特定條件,例如申請人須在該單位居住,且不能有其他住宅物業。

熱門迷思二:申請前把資產轉移給家人可行嗎?社署會查嗎?

不可行,社署會嚴格審查。 申請人必須申報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資產轉移記錄。如果社署發現申請人為了符合資格而刻意轉移資產,有權拒絕其申請。蓄意隱瞞或提供虛假資料以騙取綜援,更屬於刑事罪行,可被判處監禁。

熱門迷思三:網傳的「斷六親」聲明書是什麼?真的需要嗎?

這說法並不準確。綜援制度的理念是家庭成員應互相扶持。因此,社署會期望有能力的成年子女供養年長父母。所謂「不供養父母證明書」(俗稱衰仔紙),是在子女表明不會供養父母時,由父母簽署的文件,以讓社署評估申請。這並非「斷絕關係」,而是一種程序上的聲明,用以釐清家庭支援狀況。

熱門迷思四:返工有收入,是否一定不能申請綜援?

不是。 為了鼓勵健全的受助人就業,社署推行「豁免計算入息」計劃。在此計劃下,受助人每月從工作賺取的首$1,200收入可獲全數豁免計算,其後$5,600的收入則有一半可獲豁免。換言之,只要計及豁免後,你的總收入仍低於「認可需要總額」,便仍然有機會符合資格。這項政策旨在幫助受助人透過工作逐步邁向自力更生。

延伸閱讀:了解您的居民身份與福利

綜援申請資格與您的香港居民身份息息相關。要符合申請資格,申請人必須已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了解更多關於香港永久居民福利的資訊,有助您規劃未來。

常見問題 (FAQ)

申請綜援會影響日後申請公屋的資格嗎?

不會。領取綜援與申請公屋是兩個獨立的系統。事實上,合資格的綜援受助人可透過「租金津貼」應付租屋開支,並且在輪候公屋時,有機會獲得房屋署的體恤安置考慮,或可加快編配公屋。

如果我的申請被拒絕,可以提出上訴嗎?

可以。如果你不滿意社署的決定,可以向社會保障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上訴必須在收到社署書面通知後四星期內以書面形式提出。上訴委員會是獨立的法定組織,會對個案作出最終裁決。

成功申請後,每月可以領取多少綜援金額?

領取的金額並非一個固定數目,而是因人而異。計算方法是:「認可需要總額」減去「可評估的每月總收入」。認可需要總額會根據你的家庭狀況(成員人數、健康情況等)計算,包括基本生活所需的標準金額、各類補助金和特別津貼(如租金、學費等)。

總結

總結來說,申請綜援最關鍵是清楚了解並符合官方的資產及入息限額。本文已為你整理了2025年的最新標準和申請全流程,並釐清了網上討論區的常見迷思。與其道聽塗說,不如先根據官方要求評估自身情況。綜援計劃是為面對經濟困難的市民提供安全網,確保他們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如果你仍然對自己的資格有疑問,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向社會福利署查詢。希望這份申請綜援的完整指南能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最清晰的幫助。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标签:,
分類:BLOG, 政策前沿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