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長者綜援懶人包】申請資格、家訪、老人院及傷殘津貼全攻略

2025 年 10 月 29 日

您或您的家人是否正為退休後的生活開支感到憂慮?面對複雜的政府資助申請流程,特別是關於2025長者綜援懶人包的資格、申請綜援家訪程序、如何利用綜援資助申請綜援住老人院費用等問題,是否感到無從入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簡稱綜援)是為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的一項安全網,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最完整的2025年長者綜援申請懶人包,從申請資格到家訪應對,再到如何同時申請傷殘津貼,所有關鍵資訊一篇搞懂,助您順利獲得應有的支援。

什麼是長者綜援?2025年最新申請資格一次看

長者綜援是綜援計劃下的一個類別,專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而設。申請人必須通過資產及入息的審查,證明經濟上無法自給,方可獲發援助金以應付基本生活開支。以下為2025年的最新申請資格:

基本申請資格

  • 年齡要求: 申請人必須年滿65歲。
  • 居港規定:
    • 必須是香港居民;
    • 取得香港居民身分不少於一年;及
    • 在取得香港居民身分後,在香港總共居住滿一年(離港不超過56天亦視為在港居住)。

2025最新資產及入息限額

綜援的資產審查包括申請人及家庭成員所擁有的物業、現金、銀行存款、股票投資等。入息審查則包括薪金、租金收入、退休金等。以下是長者申請人的最新限額(金額會按年調整,請以社會福利署官方公佈為準):

申請人類別 每月入息限額 資產限額
單身長者 HK$4,370 HK$59,000
長者夫婦 HK$6,645 HK$89,000

自住物業豁免計算詳情

長者申請人擁有一個自住物業,在綜援的資產審查下通常可以獲得豁免,即該物業的價值不會被計算在資產總值內。這是為了讓長者可以安居,無需因申請綜援而被迫出售唯一的居所。但需要注意,如果申請人擁有超過一個物業,或將自住物業的任何部分出租,相關的物業價值或租金收入則需要納入審查範圍。

延伸閱讀:想了解更多關於長者福利的資訊?可以參考我們的2025長者生活津貼金額上調!資格、入息及資產上限、流程詳解,比較不同津貼的利弊。

綜援申請5大步驟全拆解,由準備文件到成功獲批

綜援申請過程嚴謹,但只要跟隨以下步驟,便能更有條理地完成申請。

步驟一:遞交申請表格及所需文件清單

申請人可親身或透過電話、郵寄、電郵等方式向所屬地區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提出申請。遞交申請時,需準備以下文件:

  • 身份證明文件(如香港身份證)
  • 住址證明(如電費單、水費單)
  • 資產證明(如銀行存摺、月結單、股票結單)
  • 入息證明(如糧單、退休金證明)
  • 醫療狀況證明(如醫生證明書,尤其適用於同時申請傷殘津貼的個案)

步驟二:與社會保障辦事處職員會面

遞交申請後,社署職員會安排會面,核對文件正本及了解申請人的家庭狀況和經濟困難。申請人應如實回答所有問題,並提供詳盡資料。

步驟三:【關鍵】綜援家訪的目的與流程詳解

申請綜援家訪是審批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目的是核實申請人所申報的住址、家庭成員及居住環境等資料是否屬實。許多長者會對家訪感到緊張,但其實只要以平常心面對即可。

  • 家訪目的: 確認申請資料的真確性,評估申請人的實際生活需要。
  • 家訪流程: 社署職員會預約時間上門,觀察家居環境,並與申請人及其家人傾談。過程通常歷時約30至60分鐘。
  • 常見問題: 職員可能會詢問家庭成員的關係、日常開支、經濟來源、健康狀況等。關鍵是保持誠實,不要隱瞞或提供虛假資料。

步驟四:資產審查與個案評估

社署會根據申請人提交的所有文件及家訪所得資料,進行全面的資產審查和需要評估,以確定申請人是否符合資格及釐定援助金額。

步驟五:結果通知及津貼發放

完成審批後,社署會以書面通知申請人結果。若申請成功,援助金會直接存入申請人指定的銀行戶口。

申請綜援住老人院:5大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

對於需要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綜援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持。但當中涉及不少疑問,以下為大家一一拆解。

問題一:綜援金額足夠支付老人院費用嗎?

綜援的援助金會根據長者入住的院舍類別和收費而調整。除了標準金額外,社署會發放「安老院舍的院費津貼」,用以支付院費。一般來說,入住政府資助或合約院舍,綜援金額是足夠支付基本院費的。但若選擇私營安老院,則可能需要家人補貼差額。

問題二:政府資助、合約院舍與私營安老院有何分別?

選擇哪種院舍直接影響費用和服務質素。以下是一個簡單比較:

院舍類別 特點 綜援覆蓋
政府資助院舍 由非牟利機構營運,收費受政府規管,質素有保證,但輪候時間極長。 通常可全額覆蓋。
合約院舍 政府向私營機構購買宿位,服務及收費有監管,輪候時間相對較短。 通常可全額覆蓋。
私營安老院 市場化運作,服務和收費差異大,宿位供應充足,可即時入住。 綜援只支付認可上限,超出部分需自付。

問題三:入住老人院後,綜援資產審查有何不同?

若長者因健康問題需入住安老院,而之前豁免計算的自住物業並非由配偶或受供養家人居住,該物業的豁免期會在長者入住院舍後的一段時間(通常為12個月)後終止,其市值將被計入資產總值。

問題四:申請院舍宿位和申請綜援可以同步進行嗎?

絕對可以。由於輪候資助宿位需時甚久,建議長者及家人應盡早透過醫務社工或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工,申請「安老服務統一評估」,以輪候合適的院舍。與此同時,可以著手準備申請綜援,確保在成功「派位」後能有足夠經濟支援。

問題五:除了院費,綜援還包括哪些雜費津貼?

除了院費,綜援受助人還可根據個人需要申請特別津貼,例如:醫療用品(如尿片、營養奶)、眼鏡、牙科治療、搭車往返醫院覆診的交通費等,以減輕日常雜項開支的負擔。

綜援、傷殘津貼、長生津能否同時領取?一文釐清福利重疊問題

福利申請中最令人混淆的,莫過於各項津貼之間的關係。到底哪些可以同時領取,哪些具有衝突?

可以同時領取綜援和傷殘津貼/高額傷殘津貼嗎?

答案是可以的。 傷殘津貼(普通或高額)是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一種津貼,旨在為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提供現金援助,應付因殘疾而引致的特別需要。由於其性質是援助而非入息,因此在計算綜援資格時,傷殘津貼的金額不會被視為入息。換言之,合資格的長者,例如因中風而導致嚴重殘疾,完全可以同時領取綜援和傷殘津貼,兩者並無衝突。申請人只需在申請綜援時,一併提交由醫生簽發的證明文件,社署便會作出評估。

申請了綜援,還可以領取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或生果金嗎?

答案是不可以。 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三者是互相排斥的。因為這三項福利的目的都是為長者提供基本的生活費支援,性質上有所重疊。申請人只能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和需要,選擇其中一項最適合自己的計劃進行申請。一般而言,綜援的援助金額最高,但審查亦最為嚴格。

擴展FAQ常見問題列表

內地資產或物業需要申報嗎?

需要。綜援的資產審查是全球性的,申請人必須申報在香港、內地及海外擁有的任何資產,包括物業、土地、存款等。社署有機制與內地相關部門核實資料,如發現有隱瞞,可構成欺詐,會被追討多發的援助金及面臨刑事檢控。

家訪時,所有家人都必須在場嗎?

並非強制,但建議與申請人同住的家庭成員盡量在場。這有助社署職員更全面地了解家庭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亦可加快審批過程。若有成員因工作或特殊原因無法出席,可事先向職員說明。

如果申請不獲批,可以如何上訴?

若申請人不同意社署的決定,可以在收到結果通知書的四星期內,向社會保障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上訴委員會是獨立的法定組織,會重新審視個案並作出裁決。上訴過程費用全免。

綜援金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綜援金額的計算方式是「認可的每月需要總額」減去「可評估的每月總收入」。
認可需要總額 包括:標準金額、補助金(如長期個案補助金)及特別津貼(如租金、學費、醫療費用)。
可評估總收入 則包括薪金、子女供養、租金收入等。差額就是申請人每月可獲的援助金額。

領取綜援後可以離港嗎?

可以,但有離港寬限。一般而言,綜援受助人在付款年度內(每年7月1日至翌年6月30日)離開香港的總日數不得超過56天。若超過限期,社署會暫停或重新評估其援助資格。因特殊理由(如海外就醫)需長期離港,可向社署申請酌情處理。

總結

總括而言,為長者申請綜援雖然涉及不少細節,但只要清楚了解2025年的最新資格、掌握申請綜援家訪的應對技巧,並釐清入住老人院及其他津貼如傷殘津貼的關係,整個過程便能事半功倍。綜援是一項重要的社會安全網,確保長者在面對經濟困難時,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尊嚴。希望這份2025長者綜援懶人包能為您提供清晰的指引。若已準備好為家人或自己申請,請立即到社會福利署網站下載最新表格,踏出保障生活的第一步。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标签:, ,
分類:BLOG, 政策前沿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