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匯差是什麼?一篇搞懂買入賣出價,銀行不說的換匯獲利秘密

2025 年 9 月 26 日

最近更新:2025 年 9 月 26 日

你是否也曾在出國旅遊前到銀行換錢,或是進行外幣投資時,對著牌告匯率上一長串的數字感到一頭霧水?為什麼同樣是美元兌台幣,會有「買入價」和「賣出價」兩種價格,而且數字總是不一樣?

這中間的差距,就是我們常說的「匯差」。它不僅是銀行主要的獲利來源,更是每一位換匯者、投資人都必須徹底搞懂的關鍵概念。搞懂匯差是什麼,能讓你少走許多冤枉路,省下不必要的成本,甚至找到獲利的機會。

匯差是什麼?一篇搞懂買入賣出價,銀行不說的換匯獲利秘密

匯差到底是什麼?銀行沒說的獲利模式

匯差的白話文定義:銀行買低賣高的價差

想像一下,銀行就像一間「貨幣雜貨店」。他們從全球市場「批發」進來各種貨幣(例如美元、日圓、歐元),然後再「零售」給有需要的顧客(例如你我)。

匯差,本質上就是這間雜貨店的利潤空間。銀行用較低的價格向你買入外幣,再用較高的價格賣出外幣給你,這一買一賣之間的差額,就是他們的收入,也是你我身為消費者必須支付的「交易成本」。

為何會有匯差的存在?

  • 營運成本
  • 風險管理
  • 創造利潤

了解這些,你會明白匯差是金融市場的必然現象。而在像 Ultima Markets 這樣的全球交易平台上,投資者可以直接參與市場,其交易成本(點差)通常比傳統銀行的匯差更具競爭力。

看懂銀行牌告匯率的關鍵:買入價 vs. 賣出價

什麼是「買入價」(Bid Price)?

「買入價」指的是銀行向你「買」入外幣的價格。當你手上有外幣(例如美元、日圓),想換回台幣時,就要看這個價格。因為銀行是買方,所以會出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

什麼是「賣出價」(Ask Price)?

「賣出價」指的是銀行「賣」出外幣給你的價格。當你需要外幣(例如出國要換美元),拿台幣去跟銀行換時,就要看這個價格。因為銀行是賣方,所以會出一個相對較高的價格。

匯差是什麼?一篇搞懂買入賣出價,銀行不說的換匯獲利秘密

實戰教學:如何用一個簡單範例計算匯差成本

假設某天銀行的美元兌台幣即期匯率如下:

  • 銀行買入價 (Bid): 31.20
  • 銀行賣出價 (Ask): 31.50

情境:你拿著 31,500 元台幣去銀行換美元,準備出國旅遊。

  1. 步驟一:用台幣換美元(看賣出價)
    銀行要「賣」美元給你,所以適用賣出價 31.50。
    你能換到的美元金額為:31,500 ÷ 31.50 = 1,000 美元
  2. 步驟二:臨時取消行程,將美元換回台幣(看買入價)
    現在你手上是 1,000 美元,要換回台幣。銀行要跟你「買」美元,所以適用買入價 31.20。
    你能換回的台幣金額為:1,000 × 31.20 = 31,200 元台幣

一來一回,你什麼事都沒做,就憑空損失了 31,500 – 31,200 = 300 元台幣。這 300 元就是你這次換匯所付出的「匯差成本」,也是銀行的利潤。

影響換匯成本的魔鬼細節:即期匯率 vs. 現鈔匯率

我只是線上轉帳:認識「即期匯率」與它的優勢

「即期匯率」(Spot Rate)適用於所有不涉及實體鈔票的交易。例如:

  • 線上網銀換匯(從台幣帳戶轉到外幣帳戶)
  • 海外匯款、外幣定存
  • 股票、基金等外幣投資扣款

因為所有交易都只是帳戶裡的數字變動,銀行沒有處理實體鈔票的成本,所以即期匯率的買賣價差(匯差)通常比較小,對消費者來說比較划算

我要領出實體鈔票:認識「現鈔匯率」與它的成本

「現鈔匯率」(Cash Rate)則適用於所有涉及實體鈔票的交易。例如:

  • 在銀行櫃檯用台幣現鈔換外幣現鈔
  • 從你的外幣帳戶提領外幣現鈔出來

由於銀行需要承擔鈔票的保管、運輸、保險、防偽鑑定等額外成本,這些都會轉嫁到匯率上。因此,現鈔匯率的買賣價差(匯差)會比即期匯率來得更大,也就是說,對消費者而言比較不划算

比較項目即期匯率 (Spot Rate)現鈔匯率 (Cash Rate)
適用情境線上轉帳、投資、匯款臨櫃換現鈔、提領現鈔
交易形式帳戶數字轉移實體鈔票交易
匯差大小較小 (對消費者有利)較大 (對消費者不利)
主要成本電子系統維護保管、運輸、保險、鑑定
匯差是什麼?一篇搞懂買入賣出價,銀行不說的換匯獲利秘密

如何利用匯差賺錢與避免常見陷阱?

外幣投資的基本邏輯:在低點買入、高點賣出

透過匯差賺錢的核心策略就是「低買高賣」。投資者預期某種貨幣(例如美元)未來會升值,就在匯率較低時用台幣買入美元(看賣出價);待匯率上漲後,再將美元賣出換回台幣(看買入價),賺取中間的價差。想要成功執行此策略,需要:

  • 精準的市場判斷
  • 選擇低成本的交易管道:由於每次買賣都會被收取匯差(或點差),選擇成本較低的平台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專業投資者會選擇專業的外匯交易商。如在考慮UM時,可快速確認其Ultima Markets安全性與監管資質。
  • 紀律與耐心:外匯市場波動快速,需要有清晰的進出場策略與強大的心理素質。新手可以先從開設模擬帳戶開始練習,熟悉市場節奏。

警惕!「賺了利差,賠了匯差」的真實案例

一個外幣投資中最常見的陷阱,就是只看到高利率,卻忽略了匯率風險。這就是俗稱的「賺了利差,賠了匯差」。

舉例來說,假設某新興市場貨幣的定存年利率高達 8%,遠高於台幣的 1.5%。你看準高利息,於是將 32 萬台幣(當時匯率 1:32)換成 1 萬元的該國貨幣存入。一年後,你連本帶利拿回了 10,800 元。

但此時,該國貨幣因為經濟不穩而大幅貶值,匯率變成 1:28。當你將 10,800 元換回台幣時,只能得到 10,800 × 28 = 302,400 元台幣。儘管你賺到了 800 元的利息,但匯率的損失卻高達 17,600 元,最終倒賠一筆。這提醒我們,高利率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匯率波動的影響力遠大於利率。

匯差是什麼?一篇搞懂買入賣出價,銀行不說的換匯獲利秘密

總結

「匯差」是外匯交易中不可避免的一環,既是成本也是機會。下次當你面對換匯需求時,請記住以下關鍵:

  • 永遠以「銀行」為主體來理解「買入價」和「賣出價」。
  • 根據你的需求選擇對應的匯率:非實體鈔票交易看「即期」,實體鈔票交易看「現鈔」
  • 線上換匯通常比臨櫃更優惠,善用數位工具能幫你省下更多成本。

FAQ

臨櫃換匯需要額外付手續費嗎?

大多數情況下,銀行臨櫃換匯的「手續費」已經內含在較差的「現鈔匯率」中了,也就是說,銀行透過較大的買賣價差來獲利,通常不會再額外收取一筆固定手續費。

為什麼我從外幣帳戶提領現鈔還會被扣錢?

這是非常普遍的疑問。原因是你的外幣帳戶裡存放的是「即期外幣」,而你提領的是「現鈔外幣」。當你提領時,銀行會進行一個「即期賣出、現鈔買入」的轉換過程,這個過程會產生一筆「匯差手續費」。

計算公式通常是:提領金額 × (現鈔買入價 – 即期買入價)。所以即便錢本來就是你的,只要動到實體鈔票,銀行就會收取相應的處理成本。

線上換匯跟臨櫃換匯,哪種方式的匯差比較划算?

絕大多數情況下,線上換匯(使用即期匯率)會比臨櫃換匯(使用現鈔匯率)划算。因為線上交易省去了銀行的實體成本。許多銀行為了鼓勵客戶使用數位通路,還會提供線上換匯的匯率減碼優惠,讓匯差進一步縮小。

除非你有立即需要使用外幣現鈔的急迫性,否則建議優先考慮線上換匯,等到需要用錢時再提領。在進行線上操作時,了解Ultima Markets流程與相關規定,也是保障資金靈活度的重要一環。

風險披露與免責聲明

投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本金。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供教育與參考用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要約或招攬。投資人應根據自身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目標,獨立做出投資決策。


標籤: ,
分類:BLOG, 投資攻略, 最新消息, 最新資訊, 當前熱點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