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9 月 28 日
香港醫療成本日益高昂,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私家醫院收費又令人卻步,一份全面的醫療保險已成為都市人不可或缺的財務安全網。然而,市面上的保險產品五花八門,從基本的住院保險、自願醫保(VHIS),到保障更全面的高端醫療保險,常常讓人眼花撩亂。究竟應該如何選擇?本文將為你提供詳盡的醫療保險比較表,深入剖析危疾保險、意外保險與人壽保險的角色,並教你如何善用「扣稅三寶」慳稅,為你的健康與財富作最周全的規劃。
本文核心內容:
醫療保險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因疾病或意外而產生的醫療開支,其核心運作模式是「實報實銷」,即根據你實際花費的醫療費用提供賠償。市面上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這是最基礎的醫療保障,主要賠償受保人因病或意外需要住院期間的醫療開支,例如病房費、手術費、醫生巡房費等。保障範圍和金額相對基本,適合預算有限或已有團體醫保作為補充的人士。
由香港政府推動並規管,旨在提升住院保險的保障水平和透明度。所有VHIS認可產品均符合政府的最低要求,具備以下標準化優勢:
專為追求更高醫療品質和更全面保障的人士而設。特點是保障額極高(通常每年數百萬至數千萬)、保障地域覆蓋全球(可選擇亞洲或全球,部分包含美國)、病房級別可達私家房甚至套房。此外,高端醫保通常涵蓋更廣泛的治療,如門診、物理治療、脊醫、中醫等,並提供免找數服務,適合經常出差、計劃到海外就醫或對醫療服務有極高要求的人士。
俗稱「公司醫保」,是公司為員工提供的福利。雖然能提供基本保障,但普遍存在保障額偏低、選項受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旦離職或退休,保障便會立即失效,屆時若健康狀況有變,再投保個人醫保可能會面臨保費昂貴甚至被拒保的風險。因此,建議將公司醫保視為輔助,並應擁有一份個人醫療保險作長遠保障。
為了讓你更清晰地了解三者的分別,以下我們透過一個詳細的比較表,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
比較維度 | 一般住院保險 | 自願醫保 (VHIS) | 高端醫療保險 |
---|---|---|---|
保障額度 | 較低,每年約HK$20萬-60萬 | 標準計劃每年HK$42萬;靈活計劃可達HK$50萬-100萬 | 極高,每年HK$800萬至HK$5,000萬不等 |
保障地區 | 通常限於香港 | 通常為亞洲地區 | 亞洲或全球(可選是否包括美國) |
病房級別 | 普通病房 / 半私家房 | 半私家房為主 | 半私家房 / 私家房 / 套房 |
墊底費 (自付費) | 較少提供 | 部分靈活計劃提供,選項較少 | 普遍提供,選項靈活(HK$0 至 HK$25萬不等),可配合公司醫保降低保費 |
保證續保 | 不一定 | 保證續保至100歲 | 通常保證終身續保 |
稅務扣除 | 不可 | 可以,每名受保人每年上限HK$8,000 | 若為VHIS認可的高端計劃,則可以 |
適合人士 | 預算有限,尋求基本保障 | 追求標準化、高透明度保障,並希望享受稅務優惠的大眾 | 追求頂級醫療服務、高保障額、有海外就醫需求的人士 |
單靠一份醫療保險並不足以構成全面的保障網絡。以下幾種保險擔當著不同的重要角色,與醫療保險互為補足。
很多人會混淆兩者,但它們的功用截然不同。醫療保險是「實報實銷」,用於支付醫療開支;而危疾保險則是在受保人確診患上指定嚴重疾病(如癌症、心臟病、中風)後,提供一筆過的現金賠償。這筆資金不限用途,可以用於:
簡單比喻,醫療保險是「醫藥費」,危疾保險則是「生活費」,兩者缺一不可。
意外保險專門保障因「意外」引致的醫療費用、暫時或永久傷殘,甚至身故。其保障範圍通常包括因意外而需的門診、物理治療、跌打等費用,這些都是一般醫療保險較少涵蓋的項目。由於保費相宜,保障槓桿高,是填補醫療保險保障缺口的有力工具。
若受保人不幸身故,人壽保險會向指定受益人(通常是家人)提供一筆過的賠償。這份保障的主要目的是延續家庭經濟支柱的責任,確保在失去主要收入來源後,家人仍能維持正常生活水平,例如支付樓宇按揭、子女教育開支等。對於有家庭負擔的人士而言,人壽保險是愛與責任的體現。
除了純保障型產品,市面上亦有一些兼備理財功能的保險計劃,適合有中長期儲蓄或投資目標的人士。
結合了人壽保障與儲蓄增值,投保人定期供款,保險公司會將部分保費用於投資,產生回報。其回報通常分為「保證」及「非保證」兩部分。儲蓄保險的風險較低,適合用作長線儲蓄目標,如子女教育基金或退休儲備。但需注意其流動性較低,提早退保或會引致財務損失。
這類保單將保費分為保障成本和投資兩部分,投保人可自行選擇掛鉤的基金組合,投資回報與風險均由投保人承擔。其特點是具備投資自主性,潛在回報較高,但同時風險也較大,適合對投資有一定認識且能承受風險的人士。
除了保障現在,規劃未來同樣重要。年金和強積金是香港主要的退休規劃工具,部分產品更可享受稅務優惠。
年金 (Annuity) 是一種將一筆資金轉化為長期穩定現金流的退休工具。投保人先一筆過或分期繳付保費,到達指定年齡後,保險公司便會定期(如每月或每年)派發年金收入,直至特定年期或終身,幫助應對長壽帶來的財務風險。
強積金 (MPF) 則是香港的強制性退休儲蓄計劃。除了僱主和僱員的強制性供款外,打工仔亦可考慮作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同樣可享上述的稅務優惠,加速退休儲備累積。
「扣稅三寶」是香港打工仔必識的理財工具,能助你在規劃未來的同時,減輕當前的稅務負擔:
遇上需要索償的情況,清晰的流程能讓你事半功倍:
了解自願醫保如何幫你慳稅,是精明投保的第一步。立即閱讀詳細攻略!
自願醫保扣稅攻略2025:教你兩招又慳保費又扣多啲稅! (由於未獲取到有效內鏈,此處暫為文本)
面對林林總總的保險產品,必須緊記一個原則:沒有最好的保險,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案。在作出決定前,應先深入了解自身的保障需要、財務狀況和未來規劃。善用本文提供的醫療保險比較表作為起點,評估不同產品的優劣,並考慮結合危疾、意外等其他保障,才能建構出最穩固的個人防護網。建議定期檢視你的保單組合,確保保障能與時並進,應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挑戰。
非常有必要。公司醫保的保障額通常較低,且會因離職、轉工或退休而失效。擁有一份個人醫保(特別是保證續保的自願醫保)能確保你獲得持續、穩定且足夠的醫療保障,避免因工作變動而出現保障真空期。
墊底費(Deductible),又稱自付費,是索償時需要自行承擔的費用。例如,若你的醫療開支為HK$10萬,墊底費為HK$2萬,你需先支付HK$2萬,保險公司再賠償餘下的HK$8萬。選擇有墊底費的計劃,能大幅降低保費,尤其適合已有公司醫保的人士,可用公司醫保支付墊底費,再用個人高端醫保覆蓋超出的大額開支,達至「無縫保障」。
對於大部分香港市民而言,自願醫保是更佳的選擇。因為它提供標準化的保障、保證續保至100歲、保障未知的已有疾病,而且保費可以扣稅。除非你的預算極度有限,或是有特定的保障需求而VHIS未能滿足,否則VHIS的高透明度和政府規管特性,能為消費者提供更穩健的保障。
理財專家普遍建議,危疾保額應至少為年收入的3至5倍。這筆金額旨在覆蓋約3年的收入損失以及額外的醫療開支,讓你在患病期間能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接受治療和康復。當然,實際保額還需根據個人家庭負擔(如按揭、子女開支)等因素作調整。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