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11 月 15 日
身處香港,生活成本高昂,不少「打工仔」終日營營役役,就是為了將來能享受無憂的退休生活。但一想到退休理財,許多人便會感到茫然:「到底要儲幾多錢先夠?」、「MPF вроде夠唔夠?」別擔心,周詳的退休規劃並非遙不可及。這篇懶人包將為你拆解計算退休金目標的兩大黃金法則,深入比較各種理財工具,助你一步步繪製清晰的財務自由藍圖。
計算退休目標金額是退休規劃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這能讓你清楚知道奮鬥的目標,避免因漫無目的地儲蓄而感到焦慮。以下介紹兩種實用方法,助你快速估算所需金額。
對於理財新手或希望快速得到一個概念的你,參考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是最直接的方法。這些數據通常基於本地退休人士的實際消費模式計算,具備很高的參考價值。例如,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IFPHK)每年發布的「香港退休開支指數」便是一個重要指標。
根據近年數據,我們可以將退休生活水平大致分為三級:
假設你期望過上「舒適級」的退休生活,每月需要 HK$20,000。若預計退休生活長達25年(300個月),那麼你至少需要準備 HK$20,000 x 300 = HK$6,000,000。當然,這只是一個非常初步的估算,並未考慮通脹及醫療等額外開支。
「4%法則」是國際理財界廣泛應用的一個經典理論。它指的是,只要你每年從退休儲備中提取不超過4%的資金作為生活費,理論上這筆資產便能透過投資增值,持續應付你的開支,甚至「用到老都用唔完」。
這個法則的巧妙之處在於,你可以反向計算出總退休儲備目標:
理想退休儲備 = 預計每年開支 ÷ 4% (或 x 25)
情境模擬:
假設你預計退休後每月需要 HK$25,000,即每年開支為 HK$300,000。
套用4%法則,你的退休金目標就是:
HK$300,000 ÷ 4% = HK$7,500,000
這個數字看似龐大,但它為你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儲蓄終點線。4%法則的優點是已將投資回報和通脹因素考慮在內,前提是你的退休資產需要進行年均回報率約5%-7%的穩健投資。當然,市場有波動,此法則亦非萬無一失,但作為規劃的起點,它極具參考價值。
計算出目標後,下一步就是選擇合適的工具去達成。香港的退休理財市場主要由三大支柱構成:強制性公積金(MPF)、年金計劃和儲蓄人壽保險。它們各有優劣,了解清楚才能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配置。
| 工具類別 | 性質 | 優點 | 缺點 |
|---|---|---|---|
| 強制性公積金 (MPF) | 強制性儲蓄,僱主僱員共同供款 | 有僱主供款部分,享受複利效應,具備稅務扣減資格 | 投資選擇受限,收費偏高,65歲前提取限制多 |
| 年金計劃 (Annuity) | 將一筆資金轉化為長期穩定現金流 | 提供穩定、可預期的收入,對抗長壽風險,合資格延期年金可扣稅 | 流動性低,退保或有損失,回報率相對保守 |
| 儲蓄人壽保險 | 結合人壽保障與長期儲蓄增值 | 提供身故保障,具備保證與非保證回報,理財目標較靈活 | 前期回本慢,非保證回報受市場影響,流動性較差 |
MPF是大部分香港打工仔最主要的退休儲備來源。然而,許多人對MPF採取「懶人管理法」,任由其分散在不同公司的個人賬戶中。積極管理MPF是提升退休儲備的第一步。隨著工作轉換,你可能擁有多個MPF個人賬戶,這不僅管理不便,更難以制定統一的投資策略。整合MPF戶口能让你更清晰地掌握總資產,並根據市況靈活調配資金。
延伸閱讀:
想輕鬆管理分散的MPF戶口?這篇 強積金整合必備:2025積金易eMPF註冊教學+各計劃整合時間表 將提供最詳盡的教學,助您一步到位優化退休資產。
年金被譽為「自製長糧」,核心作用是將一筆過的資金,轉化為退休後源源不絕的穩定收入,直至百年歸老。這對於擔心退休金會因壽命延長而耗盡的人來說,是一份極大的保障。
優點:
缺點:
儲蓄人壽保險是一種長線理財工具,它既提供人壽保障,確保在不幸離世時為家人留下一筆資金,同時保單內的現金價值會隨時間增長,作為退休儲備的一部分。其回報通常分為「保證」和「非保證」(紅利)兩部分,讓投保人在穩健與潛力之間取得平衡。相較於年金,儲蓄保險在資金提取上更具彈性,可透過部分退保或保單貸款應付不時之需。
單靠MPF和傳統儲蓄,面對通脹壓力,可能難以達成理想的退休目標。要加速財富累積,適當的投資策略必不可少。
「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投資的金科玉律。一個健康的退休投資組合應包含不同風險級別的資產,以分散風險並捕捉不同市場的增長機會。更多資訊可參考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的管理投資組合指南。
資產配置比例因應年齡和風險承受能力而異。年輕時可將較大比例(如70-80%)投入股票及增長型基金;隨著年齡漸長,應逐步增加債券等低風險資產的比重。
延伸閱讀:
想踏出投資第一步?這篇 股票入門2025:香港新手投資教學 專為新手而設,助你輕鬆開啟財富增值之路。
香港政府為鼓勵市民及早規劃退休及醫療保障,推出了稅務扣減計畫。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合資格的延期年金(QDAP)及自願醫保(VHIS)產品,其繳付的保費可申請稅務扣減。
善用這些扣稅工具,等同於政府資助你進行退休儲蓄和醫療保障,絕對是精明理財的一部分。
退休理財是一場需要耐性和紀律的馬拉松,而非短途衝刺。成功的關鍵在於「及早開始,持續投入」。首先,利用統計數據或「4%法則」為自己設定一個清晰的退休金目標;其次,深入了解MPF、年金、儲蓄保險等核心工具的特性,並作出合適配置;最後,透過建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及善用扣稅優惠,加速你的財富增長。規劃無憂的退休生活,就從今天踏出第一步開始。
雖然越早開始越能享受複利效應的威力,但45歲絕對未算太遲。此時通常是收入高峰期,可動用資金較多。你需要更積極地儲蓄和投資,例如考慮提高每月儲蓄率,並善用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或延期年金等工具。重點是立即行動,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追趕計劃。
MPF是基礎,但未必足夠。建議根據個人需求,考慮配置「延期年金」和「自願醫保」。延期年金能在退休後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對抗長壽風險;自願醫保則能填補現有醫療保障的缺口,應對退休後可能增加的醫療開支。兩者都能享受稅務扣減,一舉兩得。
是的,退休後的投資策略應以「資本保值」和「穩定收益」為首要目標。建議逐步降低高風險資產(如股票)的比例,增加低風險資產(如債券、高息股、年金)的比重。但這不代表完全不投資,適度的投資仍是抵抗通脹、維持資產購買力的關鍵。
通脹是退休儲備的「無形殺手」。假設每年通脹率為3%,今天價值HK$100的貨品,20年後將需要約HK$181才能買到。因此,你在計算退休目標時必須考慮通脹因素,並確保你的投資回報率能跑贏通脹,否則你的購買力將會逐年下降。
「積金易」平台旨在將所有MPF賬戶集中在一個平台上管理。這將極大地方便你查閱、比較和轉換不同計劃的基金,令MPF管理更有效率。你可以更輕鬆地整合個人賬戶,並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一站式地調整資產配置,從而更主動地掌握自己的退休儲備。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