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供股未必利淡|剖析供股/供股權機制與陷阱,遠離股權攤薄風險

2025 年 5 月 15 日

最近更新:2025 年 5 月 15 日

在投資港股時,你有否曾遇過「供股通知書」?不少投資者在收到通知時感到困惑,甚至擔心會被「攤薄股份」。其實,供股(Rights Issue)並不一定是壞事,但理解其運作原理和供股權機制至為關鍵。

Invest Brother 將為你全面拆解供股與供股權的概念、種類、原因與投資者應注意的風險與機遇,並提供詳細的計算示例,幫助你在面對供股時作出明智判斷。

供股是什麼意思?

供股(Rights Issue)是一種上市公司向現有股東發行新股以集資的方式。公司通常會以低於市價的價格(稱為供股價)發出新股,吸引現有股東參與。

與公開增發不同,供股只向現有股東開放,目的是按持股比例發行新股,避免稀釋控制權。

什麼是供股權?

供股權(Rights)是股東在供股期間擁有的優先認購權利。股東可按比例選擇是否認購新股。

供股權有時也可以在市場上交易(稱為「可轉讓供股權」),持有人可以選擇:

  • 行使供股權,以供股價購買新股
  • 出售供股權,賺取差價
  • 放棄供股權(可能導致權益被攤薄)

常見的供股種類

公開招股

公開招股是指公司向股東提供認購新股的權利,但這個權利不能在市場上交易。股東只能選擇行使認購權或放棄認購權。放棄後權利會失效,無法轉讓。股東若放棄認購,新股也不會被轉讓給他人。

供股權發行

供股權發行是指公司提供可以在市場上交易的供股權,股東可以在公開市場交易或轉讓該供股權。比起公開招股,供股權發行更靈活,較常見於香港股市。

公司為何會進行供股?

公司進行供股主要目的是集資,常見原因包括:

  • 償還債務,減輕財務負擔
  • 拓展業務或收購
  • 補充流動資金
  • 應對經營困難或周轉不靈

值得注意的是,當公司資金緊張時選擇供股,投資者需要判斷其基本面是否仍然穩健。

供股比例與供股價

當公司宣佈供股時,股東需要留意兩個核心要素:供股比例供股價

項目定義示例影響
供股比例指現有股東每持有多少股舊股份,便有權認購多少股新股。「2供1」意味著每持有2股舊股,可以認購1股新股。比例越大,公司需要集資的規模越大,股權攤薄效應越明顯。
供股價股東認購新股的價格。一般會低於市價,吸引股東參與供股。假設現有股價為$10,供股價設定為$7,折讓30%。提供折讓促使股東參與,但過大的折讓可能是公司財務問題的信號。

供股對股價的潛在影響

當公司宣佈供股時,由於供股價格通常會低於當時的市場股價,市場便會預期股份被攤薄,從而引發股價調整。這種下調是反映投資者對新股以折讓價格發行所產生的潛在影響。不同情況下,股價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

供股情況潛在股價反應
供股價格折讓幅度較大市場對股份被大幅攤薄感到憂慮,股價可能出現明顯下跌,以反映投資者信心下滑。
供股折讓屬中度水平股價或會作出輕微調整,反應視乎市場對該供股計劃的接受程度及整體情緒。
市場信心穩定或充足即使有供股消息,股價可能只是輕微波動,甚至有機會回升,特別是當投資者認為供股對公司發展有正面作用時。

供股如何影響股東?

1. 股價下跌

由於供股價格通常低於市價,市場會預期股份價值被攤薄,若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缺乏信心,正股價格便可能因而下滑。

2. 持股被攤薄

若股東選擇不參與供股,將會失去部分持股比例與未來紅利權利。

3. 投資機會

若供股價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對有意增持的股東而言,參與供股可成為以相對便宜價格買入更多股份的機會,有望提升未來回報。

供股計算示例

以「1供2,每股供股價$1」為例,若你現時持有1,000股,市場價為$2:

項目數值
持有股數1,000股
供股比例1供2
可供股股數2,000股
供股價每股$1
認購成本$1 × 2,000 = $2,000
攤薄後平均成本($2×1,000 + $1×2,000)/ 3,000 = $1.33

若不參與供股,日後股價如回落至$1.3,你的投資實際上已經被攤薄。

如何處理供股權?

股東收到供股權後,需決定是否參與供股。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應對方式:

1. 積極參與供股

如果你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認為未來發展有潛力,可以選擇行使供股權。透過以折讓價格認購新股,不但可以維持原有的持股比例,還有機會在股價回升時獲利。

2. 不打算參與,但想保留彈性

若你對公司未來看法中性,或者短期內資金不充裕,也可以選擇在市場上出售供股權。這樣即使不參與供股,也能回收部分現金,減少資金損耗。

3. 看淡公司,選擇退出

對於完全不看好公司,甚至懷疑供股只是「財技陷阱」的情況,最直接的做法是盡早賣出供股權或正股,避免進一步損失。這是一種保守但理性的避險策略。

4. 忽略供股權不作處理

若放任供股權到期不處理,相關權利將會失效,變得一文不值。這等同放棄一項潛在資產,因此即使不打算行使,也建議主動作出決定(如出售),以免白白浪費價值。

供股手續費

當你參與供股,或在市場上買賣供股權時,除了支付供股金額本身,還需要留意額外產生的手續費。這些費用因證券行或銀行而異,但一般來說,常見的收費項目包括以下幾類:

收費項目描述
行使供股權手續費認購新股時,證券行會收取處理費,按每手或每張計算,設有最低收費。
登記及過戶費香港結算公司收取的登記及過戶費,按每手或每張計算。
買賣供股權的佣金市場買賣供股權時,需支付佣金、交易費等,與一般股票買賣相似。印花稅部分情況可獲豁免。
代收股息/權益費如經券商或銀行代辦供股,可能會收取服務費。

提防「供股陷阱」!

並非所有供股計劃都旨在促進公司的發展。有些所謂的「向下炒」策略,其目的是利用供股操作來減損小股東的利益,甚至達到控制權的目的。以下是典型的「供股陷阱」手法:

1. 先合股,壓縮小股東籌碼

公司首先宣佈進行「合股」,例如「10合1」,即每10股合併為1股。雖然每股面值提高,但你持有的股份數量會大幅減少。例如:

  • 原持有:10,000 股,股價 $0.01,總值 $100
  • 合股後:1,000 股,理論股價 $0.10,總值不變

但由於合股後股價易受市場情緒影響,價格有機會再下跌。

2. 再推大比例供股,極低折讓吸貨

合股後,公司隨即推出大比例供股,例如「1供10」,並將供股價設在非常低的水平,例如 $0.02。由於折讓過大,原有股東若不參與供股,其股份將嚴重被稀釋。

供股陷阱範例

假設某公司股價為 $0.01,你持有 10,000 股,總市值為 $100。

  • 合股前:10,000 股 × $0.01 = $100
  • 合股後:「10合1」後剩 1,000 股,理論價 $0.10
  • 供股安排:「1供10」供股價為 $0.02,你可認購 10,000 股新股,需再投資 $200
  • 若你供股:你持有 11,000 股,總投入 $300,但股價可能跌穿 $0.02,損失擴大
  • 若你不供:持股維持 1,000 股,因大比例供股稀釋持股比例,價值幾乎歸零

供股陷阱目的何在?

這類操作往往來自大股東或相關莊家,目的是:

  • 用極低成本擴大持股比例
  • 稀釋或迫退散戶,鞏固控制權
  • 假借集資名義,實質上是「財技操作」

如何識別與應對「供股陷阱」?

1、警惕「合股 + 大比例供股」

這一組合是典型的陷阱信號,表示公司可能在利用財技削弱小股東的持股比例。

2、注意供股折讓幅度

如果供股的折讓幅度過大(例如超過50%),這可能是一個不良信號,提醒股東需要謹慎評估。

3、審查集資用途

如果公司對於集資用途的解釋含糊不清,或只是簡單地聲明「用於一般營運」,則需要提高警惕。

4、查閱公司及管理層背景

如果公司過往有類似的操控手法,或者管理層的聲譽欠佳,那麼參與這類供股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5、果斷止蝕

如果發現自己已經陷入這類供股陷阱,最理性的做法是選擇止蝕,避免進一步損失。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或對成本的堅持而繼續參與,這只會加重損失。

供股未必等同利淡,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供股與供股權的出現,未必代表公司經營不善,關鍵在於資金用途及管理層的執行力。投資者應密切留意公告、通函內容、以及供股時間表,避免錯過認購或交易期限。

對於注重穩健增長的投資者而言,了解供股背後的真正動機,有助把握投資風險與機會。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常見問題


標籤: , ,
分類:BLOG, 投資攻略, 最新消息, 最新資訊, 當前熱點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