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9 月 4 日
在投資的汪洋大海中,無數人追逐著財富的浪潮,卻時常被變幻莫測的市場風險所吞噬。究竟,要在投資路上行穩致遠,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在其經典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中,為我們揭示了超越市場噪音的永恆智慧。這本書甚至連股神巴菲特也反覆閱讀,並盛讚「這是本罕見、實用的書」。本文將為您深入剖析書中三大核心觀點:第二層思考、聰明承擔風險以及防守型投資策略,助您掌握價值投資心法,建立穿越牛熊的投資組合。
在投資世界裡,僅僅做出「正確」的判斷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大眾都能輕易得出的結論,早已反映在價格上,無法為你帶來超額回報。這就是霍華·馬克斯所強調的「第二層思考」(Second-Level Thinking)的精髓所在。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情境來理解兩者的差異:
正如在一場撲克牌局中,初階玩家只關心自己手上的牌,而高手則會思考對手握有什麼牌,以及對手「認為」自己握有什麼牌。投資亦是如此,你必須思考市場共識是什麼,並找出共識中的謬誤或盲點,這才是超額回報的真正來源。單純依賴內幕消息並非長久之計,因為總有比你更早知道消息的人。真正的優勢來自於卓越的洞察力與分析能力,也就是深刻的價值投資入門教學所強調的獨立判斷能力。
許多人將投資回報與承擔高風險劃上等號,但這是一個致命的誤解。馬克斯認為,一流的投資者並非因為勇於承擔風險而成功,而是因為他們能「聰明地」承擔和管理風險。
風險就像地震,平時看不見也摸不著,一棟建築結構堅固與否,只有在地震來臨時才能見真章。同樣地,一個投資組合的抗風險能力,只有在市場逆轉時才會受到考驗。卓越的回報並非來自購買高風險資產,而是來自於「以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價格買入資產」。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差距,就是巴菲特所說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這是應對無法預測的未來的最佳緩衝。
風險不僅取決於資產本身,更取決於你的「承擔方式」。
風險承擔方式 | 具體表現 |
---|---|
聰明的承擔風險 | 即使認為某個投資機會潛力巨大但風險極高,也只投入少量資金,控制潛在損失。這是在理解並量化風險後的決策。 |
愚蠢的承擔風險 | 即使是公認的藍籌股,若使用過高的財務槓桿(例如孖展),一旦市場出現短暫回調,也可能引發災難性的斬倉,導致血本無歸。 |
巴菲特的名言「只有在退潮時,你才知道誰在裸泳」完美詮釋了這一點。市場繁榮時,人人都是股神;只有在逆境中,穩健的風險管理者才能倖存下來。有效的投資組合風險管理方法,是長期成功的基石。
「有老投資人,也有大膽的投資人,但沒有既老又大膽的投資人。」這句華爾街諺語道出了殘酷的現實:過於激進的投資者,往往無法在市場中長期存活。投資的隨機性意味著,有時正確的決策可能帶來壞結果,而錯誤的決策卻可能僥倖獲利。因此,長期致勝的關鍵不在於偶爾的「全壘打」,而在於持續「避免出局」。
避免犯錯的首要前提,是誠實地認知到「自己不知道什麼」。市場上最大的輸家有兩類:一無所知的人,和自以為無所不知的人。成功的投資者深知自己的知識邊界,他們只在自己能深刻理解的「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內進行投資。
與其試圖預測宏觀經濟走勢、利率變動或地緣政治,不如專注於研究個別企業的基本面。因為宏觀經濟是一個牽涉億萬人行為的複雜系統,幾乎無法準確預測。相反,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財務狀況、競爭優勢等,是相對可以被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專注於微觀層面,搞懂一間公司的機率遠比搞懂整個經濟體要大得多。想了解更多霍華·馬克斯的獨到見解,可以閱讀他在 Oaktree Capital 網站上發佈的備忘錄(Memos),這是獲取其第一手投資哲學的寶貴資源。
除了上述三點,馬克斯在後續著作《掌握市場週期》中也強調,理解市場的鐘擺效應至關重要。市場情緒總在貪婪與恐懼、樂觀與悲觀之間擺盪。成功的投資者不會隨波逐流,而是利用週期的波動,在他人恐懼時貪婪,在他人貪婪時恐懼。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情緒紀律,敢於在市場一片慘淡時買入,並在全民狂歡時獲利了結。這種逆向操作,正是價值投資心法的極致體現。
霍華·馬克斯的《投資最重要的事》並未提供任何必勝的賺錢公式或市場預測技巧,而是分享了一套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投資哲學。其核心在於:透過「第二層思考」獲得認知優勢,透過「聰明承擔風險」確保長期生存,並透過堅守「能力圈」來「避免犯錯」。這是一場關於思維深度、情緒控制和風險管理的修行。對於每一位希望在投資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的香港投資者而言,反覆品味這些智慧,將是您建立財富護城河最重要的一步。
1. 第二層思考在實際操作中如何應用?
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先問自己:「市場的普遍預期是什麼?」然後思考:「這個預期是否合理?有沒有被忽略的因素?」例如,當一隻股票因壞消息大跌時,第一層思考是「公司出問題了,快跑」,第二層思考則是「市場是否反應過度?這個壞消息是暫時的還是永久性的?當前價格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安全邊際?」
2. 對於新手投資者,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什麼?
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學習和建立正確的心態,而非急於賺錢。首先要做的不是挑選股票,而是理解風險,認識自己的知識邊界。從閱讀經典投資書籍(如本書)開始,並以小額資金進行實踐,專注於「不虧錢」遠比「賺大錢」更重要。
3. 霍華·馬克斯的投資哲學適合所有人嗎?
這種基於價值、注重風險控制和逆向思維的哲學,更適合追求長期、穩健資本增值的長線投資者。它需要耐心、紀律和獨立思考能力,可能不適合追求短期刺激和快速回報的交易者或投機者。
4.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在「能力圈」內投資?
一個簡單的測試是:你能否用簡單的語言,向一個對該行業完全不了解的人,清晰地解釋這家公司的業務模式、如何賺錢以及它的競爭優勢?如果你做不到,或者你的投資理由是「聽別人說會漲」,那麼它很可能就在你的能力圈之外。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