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面對全球ESG浪潮與淨零轉型的龐大挑戰,您的企業是否正感到壓力?資金無疑是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命脈。想將環保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卻不知從何入手?本文為您提供一幅完整的綠色金融藍圖,從深入解讀政府最新的綠色金融政策,到逐步指導您如何進行綠色債券發行,並詳細揭示有哪些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能助企業一臂之力。讓您一文看懂如何巧妙運用金融工具,將永續挑戰轉化為實在的成長商機。
在探討具體政策和工具前,我們首先要釐清幾個核心概念。綠色金融並非單純的口號,而是推動經濟體向低碳、具氣候應變能力及可持續發展模式轉型的核心動力。它透過金融市場的各種工具,引導資金流向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
這三個詞經常被交替使用,但它們的側重點各有不同。簡單來說,它們的關係如層層遞進的同心圓。
概念 | 核心焦點 | 範疇 |
---|---|---|
綠色金融 (Green Finance) | 專注於「環境」(Environmental) 層面,支持環保項目。 | 可再生能源、污染防治、綠色建築等。 |
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 一個更廣泛的評估框架,包含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三大支柱。 | 除了環境因素,還包括員工權益、社區關係、董事會結構、商業道德等。 |
可持續金融 (Sustainable Finance) | 最全面的概念,旨在將ESG因素整合到金融決策中,以實現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 涵蓋綠色金融及更廣泛的社會議題,如普惠金融、扶貧等。 |
隨著氣候變化日益加劇,全球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紛紛收緊環保法規。例如,歐盟的《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SFDR)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正深刻影響著全球供應鏈。對香港企業而言,這不僅是合規風險,更是市場准入的挑戰。若不積極轉型,未來可能面臨融資困難、供應鏈中斷及客戶流失等多重壓力。因此,了解並善用綠色金融,已從「加分項」變為「必修課」。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推動綠色金融方面不遺餘力。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聯同其他監管機構組成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制定了清晰的策略框架,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區域綠色金融樞紐的地位。這套策略框架對企業有著深遠的影響。
香港的綠色金融策略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核心目標推進:
延伸閱讀: 對於債券這種固定收益工具感到陌生?可以先閱讀 《債券投資入門:新手買債券好嗎?風險、種類詳解》,建立基礎認知。
這些宏觀政策正逐步轉化為企業日常營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
綠色債券(Green Bond)是企業為其環保項目募集資金的絕佳工具。它的本質與普通債券無異,但其募集所得的資金必須專款專用於合資格的綠色項目。
一般而言,各類機構包括主權國家、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及非金融企業,只要能證明其募資用途符合國際認可的綠色標準,均可發行綠色債券。目前市場上最廣泛採納的標準是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的《綠色債券原則》(Green Bond Principles, GBP),其核心要素包括:
發行綠色債券的流程比普通債券多了一些關鍵步驟,主要是為了確保其「綠色」屬性得到認證。
為了鼓勵更多企業參與綠色金融,降低發行成本,香港政府推出了專項資助計劃,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
該計劃由香港金管局管理,旨在資助合資格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發行及貸款所產生的相關費用。計劃在2024年進行了優化,延長至2027年,並擴大了資助範圍,以涵蓋轉型融資工具。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核心內容 | |
---|---|
資助對象 | 在香港發行合資格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及轉型債券的發行人,以及借取合資格綠色和可持續貸款的借款人。 |
資助範圍 | 涵蓋兩大類費用: 1. 債券發行費用: 包括安排費、法律費用、評級費等。 2. 外部評審費用: 即聘請第三方機構進行認證的開支。 |
資助金額上限 | 視乎債券發行規模和類型,每次發行的資助上限可達港幣250萬元(針對債券發行費用)或港幣80萬元(針對外部評審費用)。 |
官方資訊 | 更詳細的申請資格和指引,可參考香港金融管理局官方公告。 |
除了上述資助計劃,企業,特別是中小企,還可以積極尋找其他綠色融資渠道。例如,許多銀行推出了專為中小企而設的綠色貸款或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利率可能更具競爭力。此外,一些政府部門(如環境及生態局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也為特定的環保技術和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企業應主動向銀行和相關政府機構查詢,尋找最適合自身業務發展的綠色金融方案。
中小企融資錦囊: 中小企業在尋求資金支持時,常常面臨各種挑戰。了解銀行融資環境至關重要,可參考 《銀行持續收緊中小企融資》 一文,了解市場動態。
綠色金融是ESG投資的一個子集。綠色金融主要聚焦於環境保護相關的項目融資,而ESG投資則是一個更全面的投資策略,它在做投資決策時會同時考慮環境(E)、社會(S)和公司管治(G)三個方面的因素。
發行綠色債券的初期成本可能略高於普通債券,因為需要支付外部評審的費用。但好處眾多:首先,香港政府的資助計劃能大幅抵銷這部分額外成本;其次,綠色債券能吸引更廣泛的責任投資者,有時甚至能獲得更低的融資利率(即「綠色溢價」);最後,這也是一個極佳的企業品牌宣傳機會,能有效提升企業在持份者心目中的綠色形象。
絕對可以。雖然中小企業可能不適合獨立發行大規模的綠色債券,但可以透過多種途徑參與。例如:申請銀行的綠色貸款、參與大型企業綠色供應鏈融資計劃、或申請政府針對節能減排改造項目的專項基金。關鍵在於將企業的營運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並主動與金融機構溝通。
轉型金融(Transition Finance)是綠色金融的重要補充。它主要為高碳排放行業(如電力、鋼鐵、運輸)的低碳轉型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這些行業本身可能不「綠」,但它們的減排努力對實現整體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香港的資助計劃已將轉型債券及貸款納入範圍,正體現了這一趨勢。
總結而言,綠色金融已不再是遙遠的未來概念,而是關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現實議題。掌握綠色金融政策是順應監管與市場趨勢的第一步;善用綠色債券發行等工具,則是將永續藍圖變現的強大引擎;而積極尋求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的支持,更能有效降低轉型成本,加速企業的綠色進程。面對淨零未來,企業應立即行動,將綠色金融視為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這波全球性的綠色浪潮中站穩腳步,實現真正的永續成長。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