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11 月 19 日
想投資美股市場,買入NVIDIA、Apple等科技巨頭,但又覺得開設海外證券戶口程序繁複、資金轉移欠缺安全感?其實,你還有一個更為便捷的選擇——複委託。本文將為你全面拆解複委託的運作模式,深入比較各大本地券商的複委託手續費,並將其與海外券商進行終極對決,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海外投資路徑。
複委託(英文:Sub-brokerage),全名為「受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業務」。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個專業的「投資代購」。
具體流程是:你(投資者)向本地的證券行下達買賣海外股票的指令,本地券商接受委託後,再委託它們在海外合作的上手券商(上手代理),由該海外券商在當地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লাইনে克交易所)執行交易。整個過程涉及多重委託,因此得名「複委託」。
💡簡單比喻:就像你想買一件日本限定商品,但無法親身前往。於是你找了香港的代購A,代購A再聯絡他在日本的朋友B幫忙購買。在這個過程中,你就相當於投資者,代購A是你的本地券商,而朋友B則是海外的上手券商。
選擇任何投資渠道前,必須先權衡其利弊。複委託也不例外,它既有無法取代的優勢,亦有需要注意的局限。
這幾乎是每個海外投資新手都會遇到的問題。複委託和海外券商各有千秋,並無絕對的優劣,關鍵在於你的投資習慣、資金規模和風險承受能力。以下透過表格為你進行全方位比較:
| 比較項目 | 複委託 | 海外券商 |
|---|---|---|
| 交易成本 | 普遍較高,約0.1%-0.25%,設有最低消費 | 極低,部分提供零佣金,無最低消費 |
| 開戶便捷度 | 非常方便,可在現有證券戶口上開通 | 相對複雜,需身份驗證、地址證明及海外匯款 |
| 資金安全性 | 受本地法規監管,感覺較安心 | 受美國SIPC保障(高達50萬美元),需選擇信譽良好的大券商 |
| 遺產處理 | 流程相對簡單,按本地法規處理 | 流程複雜,可能涉及美國遺產稅及法律程序 |
| 交易功能 | 基礎買賣,普遍不能孖展、沽空 | 功能齊全,可孖展、沽空、期權、買賣仙股等 |
| 適合投資者 | 長期投資者、不頻繁交易者、重視便利與安心感的人士 | 頻繁交易者、短線波段操作者、對成本敏感及需要高級功能的投資者 |
手續費是影響投資回報的關鍵因素。使用複委託,主要會產生以下幾項費用:
近年市場競爭激烈,不少券商都推出了複委託優惠,尤其是針對定期定額投資,大大降低了入場門檻。以下整理了部分熱門券商的收費作參考(數據截至2025年,實際收費請以券商最新公佈為準):
| 券商 | 單筆交易手續費 | 定期定額買入手續費 |
|---|---|---|
| 國泰證券 | 美股ETF每筆3美元;個股0.1%,無低消 | 均一價0.1美元 |
| 元大證券 | 0.1%,低消1美元 | 0.1%,最高1美元 |
| 永豐金證券 | 0.15%,活動期間免低消 | 0.1%,最高1美元 |
| 富邦證券 | 0.25%,無低消 | 0.2%,無低消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券商常有推廣活動,交易前請務必與你的營業員或客服再次確認最新收費詳情。
流程非常簡單,如果你已經有本地證券戶口,通常只需幾個步驟:
總結而言,複委託是通往全球市場的一道便捷之門,尤其適合以下兩類投資者:
相反,如果你是活躍的交易者,需要頻繁買賣、使用槓桿或沽空工具,那麼手續費極低的海外券商會是更明智的選擇。
香港採用地域來源原則徵稅,任何源自香港境外的收入(包括美股股息)均無需在香港繳納利得稅或薪俸稅。不過,如前文所述,美國政府會在你收到股息前,自動預扣30%的股息稅。關於香港投資者涉及的美國稅務問題,可以參考香港稅務局的相關指引,以獲取最權威的資訊。
目前大部分香港券商的複委託服務,尚不支援碎股交易。最低交易單位為1股。然而,一些券商的定期定額計劃,可能是透過集合多位投資者的資金買入整數股數後再按比例分配,變相實現了碎股投資的效果,具體需向個別券商查詢。
理論上可以,但強烈不建議。首先,複委託的手續費(佣金+最低收費)對於短線交易來說成本極高,一買一賣足以蠶食大部分利潤。其次,複委託的報價速度和交易執行效率可能不及海外券商直接,不利於分秒必爭的即日交易。
你的資產是安全的。根據法規,客戶的資產與證券行的資產是完全獨立存放的。你的股票是以你的名義,透過券商及上手券商存放在中央結算系統或保管機構。即使本地券商不幸倒閉,你的資產仍然屬於你,屆時可按程序將股票轉移至其他券商。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