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8 月 4 日
最近更新:2025 年 8 月 4 日
在全球市場風高浪急的背景下,投資者紛紛尋求能提供穩定回報的資產。存款證(Certificate of Deposit, CD)作為一種固定收益工具,近年備受關注。它看似是「定期存款」與「債券」的混合體,但事實上,其潛在的存款證風險與回報機制,值得每位香港投資者深入了解。Invest Brother 將為您全面剖析存款證,比較其與定期存款、債券的關鍵差異,助您評估它是否適合納入您的投資組合。 🧭
存款證是由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務工具。簡單來說,投資者借錢給銀行,銀行承諾在指定到期日,連同本金和議定好的利息一併歸還。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它被列為有息債務,性質與無抵押債券相似。
不過,有一點至關重要,必須劃上重點:
⚠️ 香港的存款保障計劃並不涵蓋存款證。
這意味著,與最高有80萬港元保障的一般銀行存款(如活期、定期)不同,投資存款證需要承擔發行機構的信用風險。若銀行不幸倒閉,其償還順序會後於普通存戶。因此,從香港投資者的角度看,存款證的風險屬性更貼近無抵押債券。
想了解更多其他儲蓄工具的資訊嗎?我們為您準備了詳細的分析:
短期儲蓄保險值得投資嗎?十個熱門產品比較與風險拆解
許多投資者會將存款證與債券混為一談,它們雖然都是固定收益工具,但在多個層面存在顯著分別。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您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年期長短 (Maturity)
發行方式與規模 (Issuance & Scale)
信貸評級與流動性 (Rating & Liquidity)
對於偏好穩健理財的香港人,特別是長者而言,定期存款因其高安全性及簡單操作而備受青睞。然而,存款證在提供潛在更高回報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風險考量。
這是兩者最根本的分別。定期存款受香港存款保障計劃保護,一旦銀行財困,存戶享有優先索償權。反之,存款證持有人在法律上是無抵押債權人,清償順位在普通存戶之後,這意味著需要承擔更高的發行人信用風險。
定期存款面向普羅大眾,任何客戶只要符合銀行要求即可開立。存款證則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專業投資者或高淨值客戶,入場門檻相對較高。
儘管存在風險,存款證依然有其獨特的吸引力,使其成為特定投資者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任何投資決策都應建基於對風險的充分理解。投資存款證前,務必仔細評估以下幾點:
這是最核心的存款證風險。由於不受存款保障計劃保護,發行銀行的財政穩健度直接關係到您的本金安全。投資前,必須審慎評估發行機構的背景、規模和市場信譽。
資金一旦投入,很可能被鎖定至到期日。存款證缺乏活躍的二級市場,若您在到期前急需現金,可能難以找到買家,或需要接受折價才能賣出。
若您持有固定利率的存款證,而市場利率在此期間大幅上升,您將錯失賺取更高回報的機會(即機會成本)。特別是零息存款證,資金鎖定期更長,此風險更為顯著。
若投資非港元存款證,需要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可能侵蝕您的回報。此外,如果存款證的利率低於通脹率,您的資金的實際購買力將會下降。
總括而言,存款證為香港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介乎定期存款與債券之間的固定收益選項。它在發行條款上具備一定彈性,並有機會提供較吸引的短期回報。然而,投資者必須清醒認識到其不受存款保障的核心風險,並正視其流動性較低的現實。在作出投資決定前,務必全面評估自身的資金需求、風險承受能力,並對發行機構進行盡職審查。唯有如此,存款證才能成為您投資組合中穩健增值的一環。
A:最核心的區別在於法律地位和保障。定期存款受香港存款保障計劃保護(上限50萬港元),是優先債權;存款證則不受保障,屬於無抵押債務,一旦銀行倒閉,償還順位較後,因此信用風險更高。
A:這取決於發行銀行和中介機構。由於多為私人配售,門檻較具彈性,但普遍高於一般零售銀行的定期存款,可能由幾十萬港元起跳,甚至更高。建議直接向相關金融機構查詢。
A:一般可能包括經紀佣金或認購手續費。收費方式各異,有些按交易金額的百分比計算,有些則可能已包含在報價中。投資前必須問清楚所有潛在費用,以免影響最終的實際回報率。
A:不一定。但在許多情況下,銀行為了吸引資金,新發行的存款證利率可能會略高於市場上信貸質素相若、年期相同的無抵押債券。不過,這並非必然,投資者仍需綜合考慮發行人的信譽、市場流動性及未來利率趨勢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