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7 月 16 日
最近更新:2025 年 9 月 4 日
相信不少朋友,無論是剛買了新樓準備裝修,還是想為住了好幾年的舊屋翻新一下,心裡都有一本難唸的「裝修經」。特別是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的地方,裝修費用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是不是每次想到裝修,腦海裡就浮現出一個大大的「貴」字?
別擔心!今日 Invest Brother 跟大家分享一些壓箱底的秘訣。這不是那些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接地氣的「慳錢」妙招。我們要教的,不是如何偷工減料,而是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真正做到「小錢辦大事」!
除了裝修,買樓流程同樣重要,想一步步掌握按揭評估到完成交易的詳情?不妨看看:買樓流程九大步:從按揭評估到完成交易,新手上車無難度。
你可能會想,裝修怎麼還跟打仗一樣?沒錯!一場成功的裝修,就像一場精密的戰役,事前規劃的周詳程度,直接決定了你能省下多少錢。
「我到底有多少錢可以花在裝修上?」這問題聽起來簡單,但很多人往往是在裝修到一半,甚至都快收工了,才發現錢不夠用了。結果呢?要麼草草收場,留下一堆遺憾;要麼就得四處借貸,壓力山大。
所以,裝修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明確你的總預算上限。這個預算,不是你希望花多少,而是你「能夠」花多少。問問自己:我手頭上有多少存款可以用?是不是需要貸款?如果貸款,每月還款額能承受多少?
舉個例子,如果你預計總開支是50萬,那就要在這個數字內分配好硬裝、軟裝、家電、傢俱等各項費用。Invest Brother 建議可以這樣粗略劃分:
這個比例只是一個參考,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調整。但重點是,一旦定下了這個「大餅」,之後的所有選擇,都要圍繞這個框架來進行。看到喜歡但超出預算的材料或設計,懂得忍痛割愛,這就是省錢的第一步。
很多人為了省設計費,就直接找裝修師傅來做,或是自己憑感覺摸索。結果呢?到了施工階段才發現這裡不對,那裡又後悔了,然後就不斷地改動。要知道,每一次的修改,都是錢的流失。拆除再做,時間和材料都是成本。
請一位專業的室內設計師,看似多了一筆開銷,但實際上卻能為你省下更多錢。為什麼?
當然,如果你預算有限,可以選擇局部設計。例如,只請設計師規劃水電、廚房、浴室這些功能性強、改動成本高的地方,其他部分自己多花心思。但無論如何,一張清晰、詳細的設計圖紙,絕對是裝修的「武林秘笈」。
你是不是也曾經被那些雜誌上的「網紅風」設計迷得神魂顛倒?各種複雜的線條、華麗的裝飾、多功能的組合櫃……看著很美,但這些設計的背後,往往是高昂的施工成本和材料費用。
香港的居住空間本來就不大,過於複雜的裝修風格,不僅容易讓空間顯得擁擠壓抑,也增加了清潔的難度。而且,潮流是會過去的,今天流行這個,明天又會是另一個。你敢保證十年後還會喜歡現在的「網紅風」嗎?
所以,Invest Brother 的建議是:選擇簡約、耐看的風格。例如現代簡約、北歐風、日式MUJI風等。這些風格通常線條簡潔、色彩清爽,對硬裝的要求不高,更多是透過軟裝來營造氛圍。
想像一下:一個刷著白牆、舖著淺色木地板的客廳,配上幾件設計感十足的傢俱,掛上幾幅自己喜歡的畫作,是不是感覺既寬敞又溫馨?而且,未來如果你想換個心情,換套窗簾、換幾件擺設,整個空間的感覺就煥然一新,省錢又方便。
有了周密的規劃,接下來就是真刀真槍的施工階段。在這個階段,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你的錢包。
「我找了三家裝修公司報價,選了最便宜的那家!」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可就要小心了!裝修這個行業,從來都不是價錢越低越好。
貨比三家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比什麼」。除了看總價,你還要仔細核對報價單上的每一個項目:
Invest Brother 建議你,不要只看最終報價,還要跟不同的裝修公司溝通,感受他們的專業程度、溝通效率、服務態度。找一家信譽良好、口碑不錯,並且能給你詳細解釋每個項目、解答你所有疑問的公司,即使價格不是最低的,也可能幫你省下後續無數的麻煩和額外開支。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貪小便宜吃大虧的案例可不少見。
什麼是基礎工程?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藏在牆壁、地板下面,你平常看不見,但卻至關重要的部分,比如水電線路、防水工程、牆體結構等等。
「反正看不到,是不是可以隨便一點?」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基礎工程就像一個人的「骨架和血液」,一旦出了問題,後續的維修成本會非常驚人。試想一下,如果水管漏水,你需要敲開牆壁、撬開地板才能維修,那豈不是把剛裝好的新家又拆了一遍?
所以,在基礎工程上,我會告訴你,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該用的好材料也絕不能省。選擇質量過硬的水管、電線,找有經驗的師傅做防水,並做好試水測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卻是保障你未來生活品質的關鍵。這筆錢,絕對是值得投資的。
前面我們提到了「風格簡約」,這裡我們更進一步:把錢花在軟裝上,而不是硬裝上。
什麼是輕裝修、重裝飾?就是說,在硬裝部分,能不動就不動,能少做就少做。例如,如果原來的牆面平整,直接刷乳膠漆就好,不必糾結於花哨的背景牆;如果地板狀況不錯,可以考慮不做大規模拆除,或是選擇性價比高的複合地板。
而「重裝飾」則是指,把更多的預算和精力投入到傢俱、燈具、窗簾、地毯、綠植、飾品等軟裝上面。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所以,與其花大價錢做一個複雜的電視背景牆,不如買一套舒適的沙發,配上幾盞有設計感的落地燈。當你坐下來,身體放鬆,心情愉悅,這才是家帶給你的真正價值。
在香港,很多人喜歡做「入牆櫃」或者「度身訂造」的傢俱,覺得這樣能最大化利用空間。這沒錯,在某些情況下,訂造傢俱確實是好選擇。但是,你可知道訂造傢俱的價格,往往是成品傢俱的幾倍甚至更多?
除非你的空間有非常規的尺寸,或是需要極其特殊的收納功能,否則我強烈建議你優先選擇現成傢俱。
當然,如果你確實需要一些收納空間,可以考慮購買一些模組化的組合櫃,它們既能滿足收納需求,又比全屋訂造的成本低得多。例如,現在有很多宜家風格的組合櫃,可以根據你的空間自由組合,既實用又經濟。
「我那些舊傢俱是不是都要扔掉?」別急!扔掉簡單,但也是一種浪費。有時候,舊物改造和二手利用,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裝修完畢,不代表就萬事大吉了。驗收環節同樣重要,它可以避免你未來不必要的維修費用。
驗收環節是保障你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該檢查的一定要仔細檢查。
如果發現任何問題,一定要當場提出,並要求裝修公司及時整改。最好能請一位專業的第三方驗收師幫忙,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工具,能發現你忽略的問題。這筆驗收費用,在未來可能會為你省下幾倍的維修費用。
家電是裝修後的一筆大開銷。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家電產品,你是不是也曾被各種高科技功能搞得眼花繚亂?
Invest Brother 建議你:功能實用優先,而非一味追求最新科技或最高配置。
有些家電,例如智能家居產品,聽起來很酷,但如果你不常用或者根本不需要,那就是一種浪費。想想看,一個帶有幾十種洗滌模式的洗衣機,你真的會用到每種模式嗎?大多數人其實只會用到其中的兩三種。
裝修完畢,除了傢俱和飾品,別忘了為你的家添置一些綠色植物。
想像一下,當你推開家門,看到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聞到淡淡的植物清香,是不是瞬間感覺身心放鬆?而且,養護植物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樂趣。
裝修不是一錘子買賣,它是一個長期維持的過程。定期的維護和保養,能讓你的家保持「新鮮」,也能避免未來出現大問題而花費巨額維修費。
當你學會了這些「打理」的方法,你的家不僅能保持美觀,更能延長裝修的使用壽命,這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慳錢」。
看到這裡,大家最關心的,肯定是「到底要花多少錢?」裝修價格就像海鮮價一樣,變動很大。所以Invest Brother 為大家整理了香港裝修費用的參考範圍:
單位實用面積 | 基本裝修 | 重鋪水電 | 訂造全屋傢俬 | 預計需時 |
200-450平方呎 | HK$20萬 – HK$30萬 | HK$3萬–HK$5萬 | HK$5萬–HK$10萬 | 2-3個月 |
450-700平方呎 | HK$30萬 – HK$50萬 | HK$5萬–HK$8萬 | HK$10萬–HK$16萬 | 3-4個月 |
700-1,000平方呎 | HK$50萬 – HK$60萬 | HK$8萬–HK$14萬 | HK$16萬–HK$22萬 | 4-5個月 |
看完這12招「慳錢」秘訣,你是不是對裝修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裝修的過程確實會比較繁瑣,但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提前做好規劃,並且在每個環節都精打細算,就一定能裝出一個既符合預算又稱心如意的家。
記住,裝修不只是把房子變成一個「屋企」,更是為了讓你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用「小錢辦大事」,就是要讓你的每一分錢都花得值,花得有意義。當你坐在自己親手打造的家裡,享受著溫馨和舒適,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任何金錢都無法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