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3 月 10 日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稅制與資產規劃工具備受高淨值人士關注。儘管香港自 2006 年起已取消遺產稅,但家族信託仍成為資產保護、跨境財富傳承的關鍵工具。Invest Brother 深入探討香港家族信託的運作模式、遺產稅現狀,以及如何透過信託架構實現稅務優化與資產保全,助您掌握財富傳承的核心策略。
2006 年 2 月,香港正式廢除《遺產稅條例》,大大簡化了資產繼承的流程。但這並不意味著財富傳承過程中不會遇到法律風險。以下是目前需要注意的三大要點:
儘管遺產稅已經取消,繼承人仍需通過高等法院申請「遺產承辦書」,並支付相應的法庭費用。根據遺產價值,費用會有所不同。例如,超過500萬港元的遺產需要支付1,000港元固定費用。
若資產位於仍徵收遺產稅的國家(如美國、日本),繼承人可能面臨雙重課稅的風險。此時,香港家族信託的「資產分隔」功能能有效降低這種風險。
2022 年《打擊洗錢條例》的修訂,香港對信託的監管要求逐步提高。信託公司必須執行客戶盡職審查(CDD),確保資金來源的合法性。
即便香港無遺產稅,仍建議設立遺囑並配合家族信託架構,避免繼承糾紛與境外稅務問題。
家族信託在香港不僅僅是用來進行稅務規劃,其法律架構也能解決以下關鍵需求:
透過將資產轉移至信託,可有效避免個人債務或婚姻問題對家族財富的影響。香港法院在「Re Hui Kee Chun」案件中確認信託資產獨立於委託人破產財產。
信託文件中可設定「分配條件」,例如設立年齡或學業完成要求,避免財富揮霍問題。根據香港信託公會統計,78% 的家族信託設有「里程碑條款」。
相比遺囑認證程序(通常需 6-12 個月),信託資產可立即分配,且無需公開遺產清單,符合高資產家族對低調需求的偏好。
1、定義信託目的:設立明確的資產保護、慈善捐贈或企業股權管理目標。
2、選擇信託結構:常見類型包括全權信託、固定權益信託及私人信託公司(PTC)。
3、委任專業機構:選擇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116 條規管的持牌信託公司。
4、資產轉移與登記:不動產需向土地註冊處登記,上市公司股份則須通知登記處。
5、設定監管機制:設立「保護人」角色,監督受託人並定期審閱信託條款。
對於擁有海外資產的高淨值人士,香港家族信託需要根據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稅務規則制定相應策略。以下為三大實務操作重點:
美國實行全球課稅,且遺產稅免稅額僅為 1,308 萬美元( 2024 年標準)。若信託委託人或受益人為美國稅籍人士,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日本的遺產稅最高稅率為 55%,且對境外信託有嚴格的申報要求。信託持有的日本房產須向法務局登記「信託財產目錄」,並繳納固定資產稅及都市計劃稅。
儘管中國尚未徵收遺產稅,但根據《民法典》第 1133 條,信託的繼承方式已被確認。為突破外匯管制,可通過 QDLP 渠道將境內資產收益匯入香港信託。
隨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加強全球稅務透明化,香港信託業面臨三大監管升級:
自 2018 年起,香港信託須向稅務局申報非稅務居民的帳戶資訊。
若信託涉及跨國企業控股,需證明在香港具備「實質經濟活動」,包括召開董事會、保留決策文件等。
2023 年,《打擊洗錢修訂條例》要求所有信託公司須向海關申請 TCSP 牌照,違者可處罰款100 萬港元及監禁 2 年。
香港家族信託的價值在於其靈活應對稅制變遷與家族需求演變的能力。建議高淨值人士每三年進行「信託架構檢視」,結合專業機構的稅務預測模型,動態調整受益條款與資產配置比例。將信託視為「活的治理工具」,而非一次性法律文件,才能真正實現跨世代財富的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