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基金級別A股/B股/ACC/AD點揀?一文看懂基金收費、派息、累積型差異

2025 年 9 月 24 日

在揀選心水基金時,您是否曾對基金名稱後綴的一連串神秘英文字母,如「A股」、「B股」、「ACC」、「AD」、「Mdis」等感到困惑?這些代號其實是基金的「股份級別」(Share Class),它們代表著不同的收費結構、派息政策及投資者門檻。即使是同一隻基金,選錯了級別,您的最終回報也可能大相徑庭。本文將為您全面拆解基金級別的秘密,助您識別基金級別A股B股的差異,搞懂基金累積型月配息的選擇,並避開基金手續費前收後收的潛在陷阱。

基金級別是什麼?解構基金名稱的黃金公式

要理解基金級別,首先要懂得如何閱讀基金的全名。一般而言,一隻基金的標準名稱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基金名稱 = [基金公司] + [基金主題名稱] + [股份級別] + [計價貨幣]

例如:「聯博 – 美國收益基金 A2 股美元」

其中,「A2股」就是我們所說的基金級別。這個小小的代號,背後隱含著三大關鍵資訊,直接影響您的投資成本與回報模式:

  • 收費模式:手續費是「前收型」還是「後收型」?這是最核心的區別。
  • 派息政策:基金收益是會滾存再投資的「累積型」,還是會定期派發的「派息型」?
  • 投資者類型:該級別是面向一般大眾的「零售級別」,還是僅限於大型機構的「法人級別」?

如何選擇基金級別?三大決策點逐個睇

面對五花八門的字母組合,投資者應如何選擇?掌握以下三個決策點,自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基金級別。

💡 決策點一:收費模式 – 前收型 vs. 後收型,哪個更划算?

基金的收費模式主要分為兩種,直接影響您的投資前期成本和長期持有成本。

前收型基金 (Front-End Load):

  • 特徵:通常以「A」開頭,如A股、AT、A2等。
  • 收費方式:在您申購基金時,一次性支付認購手續費。
  • 建議: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前收型通常是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雖然一開始有費用,但之後的管理費相對較低,沒有其他隱藏收費。想深入了解基金手續費計算方式,可參考此文。

後收型基金 (Back-End Load):

  • 特徵:通常以「B」、「C」、「N」、「U」、「Y」等字母為代表。
  • 收費方式:申購時「零手續費」,看似吸引,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它通常隱含兩種費用:
    • 分銷費 (Distribution Fee):按年從基金資產中扣除,用以支付給銷售渠道,這會長期侵蝕您的回報。
    • 遞延銷售手續費 (CDSC):若您在指定年期內(通常是3-4年)贖回,將會被收取一筆按年遞減的費用。
  • 建議: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一般不建議散戶投資者選擇後收型基金。其複雜的收費結構和較高的長期持有成本,往往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

想更深入了解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可以參考我們的【ETF是股票還是基金】港股美股ETF投資入門比較攻略,助您建立穩固的投資基礎。

💡 決策點二:派息政策 – 累積型 (ACC) vs. 派息型 (Mdis),哪個更適合你?

這是關乎現金流與長期增長的選擇。許多投資新手誤以為「有息派」等於「賺更多」,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

累積型 (Accumulation, ACC):

  • 特徵:通常以「ACC」、「A2」、「T」等標示。
  • 運作模式:基金所產生的任何收益(如股息、債息)都不會派發給投資者,而是自動滾存到基金資產中進行再投資,從而享受複利效應。
  • 適合對象:追求資本增值、不需要定期現金流的長線投資者。累積型在稅務上通常也略有優勢,因為資本增值在香港無需課稅,而股息收入則可能涉及稅務問題。

派息型 (Distribution, Dis):

  • 特徵:通常會明確標示派息頻率,如「Mdis」(月派息)、「Qdis」(季派息)、「Ydis」(年派息),或以「AD」、「AA」等代號表示。
  • 運作模式:基金會定期將部分收益以現金形式派發給投資者。但請注意,派息金額會直接從基金的每單位資產淨值 (NAV) 中扣除。換言之,派息只是將您資產的一部分從基金賬戶轉移到您的現金賬戶,您的總資產並沒有因此增加。
  • 適合對象:需要穩定現金流以應付生活開支的退休人士或特定理財目標者

💡 決策點三:投資者類型 – 零售級別 vs. 法人級別

這是較為簡單的區分,一般散戶投資者接觸到的絕大部分都是零售級別。

  • 零售級別:就是我們前面討論的A股、B股等,開放給所有公眾投資者。
  • 法人/機構級別 (Institutional):通常以「I」、「P」、「S」、「V」等字母為代表。這類級別的管理費率極低,因此表現通常較佳,但其入場門檻非常高(例如最低投資額1000萬美元),僅供退休基金、保險公司等大型機構投資,一般人無法購買。

常見基金公司股份級別代號一覽

雖然基本原則相通,但各家基金公司的級別代號可能存在細微差異。以下整理了幾家香港常見的大型基金公司的股份級別對照,以供參考。請注意,最終解釋權以各基金公司的公開說明書為準。

基金公司 前收費累積 前收費月派息 後收費 機構法人
聯博 (AllianceBernstein) A2, AT, ACC AD, AA<註1> B2, BT, B I, S, P
安聯 (Allianz) AT AM, AMg<註2> CT I, P
摩根 (J.P. Morgan) A 股(累計) A 股(每月派息)<註3> T 股 I 股
富達 (Fidelity) A-ACC A-MDIS-USD<註4> B, C I-ACC
施羅德 (Schroders) A-Acc A-Dis B-Acc, B-Dis I-Acc, I-Dis

備註:

<註1> AD非債券級別,AA費用前派息,AT費用後派息,不扣本金。

<註2> AM可能派本金,AMg與AMg2為費用前派息,AMg2不派本金。

<註3> A股(利率入息)與A股(每月派息),前者含有貨幣避險收益。

<註4> 皆為費用後派息。

*本表僅供快速參考,所有資訊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 (Prospectus) 為最終依據。投資前,應仔細閱讀相關文件,或諮詢證監會持牌的專業人士

推薦文章

基金投資是一門大學問,除了級別,還有許多因素影響決策。推薦閱讀【基金投資新手指南】,全面了解基金種類與運作模式。

總結:如何快速選擇適合的基金級別?

看畢上文,相信您對基金級別已有深入了解。如果您不想記住所有複雜的代號,可以遵循以下簡單的決策原則:

  1. 明確投資目標:您是追求長期資本增值,還是需要定期現金流?前者選「累積型」(ACC),後者選「派息型」(Mdis)。
  2. 優先考慮前收費:對於絕大多數長線投資者,選擇「前收費」(A股)級別,能避免長期被分銷費侵蝕回報。
  3. 黃金組合:因此,對於一般散戶長線投資者而言,「前收費 + 累積型」(如 A-ACC, A2)通常是最適切、最符合成本效益的選擇
  4. 詳閱文件:在做出最終決定前,務必花時間閱讀該基金的「產品資料概要」(KFS),了解其具體的收費和政策。

基金級別常見問題 (FAQ)

Q1:基金級別的ACC和Mdis有什麼根本區別?

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收益的處理方式。ACC (累積型) 會將收益自動再投資,利滾利,追求長期資本增值;而Mdis (派息型) 則會定期將收益以現金形式派發給投資者,提供現金流。重要的是,派息會導致基金淨值下跌,兩者的總回報在理論上是相同的,只是實現回報的方式不同。

Q2:為何普遍不建議選擇後收費基金(如B股)?

後收費基金雖然初期「免申購費」,但其持續收取的「分銷費」會像白蟻一樣慢慢侵蝕您的基金資產,長遠來看成本更高。此外,提前贖回還可能面臨高昂的「遞延銷售費」。相比之下,前收費基金的費用結構更透明,更適合長期持有。

Q3:如果我需要現金流,是否只能選擇派息型基金?

不一定。您也可以選擇累積型基金,然後在需要現金時,手動賣出部分基金單位。這樣做的彈性更大,您可以自行決定提取現金的時間和金額。從稅務角度看,賣出單位所得的資本增值通常比收取股息更有利。

Q4:不同基金公司的級別代號都一樣嗎?

不一樣。雖然大原則(如A代表前收,ACC代表累積)在許多公司間是通用的,但並非絕對。不同公司可能有自己獨特的命名系統,甚至同一公司內,不同系列基金的代號也可能不同。因此,最可靠的方法始終是查閱該基金的官方銷售文件。

Q5:基金名稱中的貨幣(如美元對沖)與基金級別有關嗎?

計價貨幣和避險策略(如Hedged/對沖)是獨立於股份級別的概念,但有時也會被整合到級別名稱中,使其看起來更複雜。例如,一個級別可能叫「A-MDIS-Hedged-AUD」,意指這是一個前收費、月派息、以澳元對沖的級別。選擇哪個幣別取決於您的基礎貨幣以及對匯率風險的看法。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預示未來業績。在作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尋求獨立的財務意見。


標籤: , ,
分類:BLOG, 最新消息, 最新資訊, 理財攻略, 當前熱點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