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11 月 28 日
在投資世界中,大部分人習慣「低買高賣」的傳統策略,期望市場上升以獲利。但如果預期市場即將回調或步入熊市,有什麼工具可以捕捉跌市中的機遇呢?香港反向ETF正是為此而設的金融工具。它讓投資者無需開設複雜的期貨或期權戶口,也能方便地「沽空」市場。
首先,讓我們理解傳統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它就像一個籃子,裝著一籃子的股票、債券或其他資產,旨在追蹤某個特定指數(如恒生指數)的表現。指數升,ETF淨值跟著升。
而反向ETF(Inverse ETF)則完全相反。它的目標是提供與其追蹤指數「相反」的單日回報。舉個例子:
若涉及槓桿,例如兩倍反向(-2x)ETF,回報會被放大。若恒指單日下跌2%,兩倍反向恒指ETF(如代號07500)的理論回報便是上升4%。
根據香港證監會的規定,這類產品在官方名稱上不能直接稱為「ETF」,而需標示為「槓桿及反向產品」(L&I Products)。然而,其交易方式與普通股票或ETF無異,投資者可在交易時段內隨時買賣。
這是反向ETF最關鍵、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風險點。反向ETF的追蹤目標是「單日」回報,而非長期回報。每天收市後,基金經理會重新平衡倉位,以確保第二天的槓桿比例正確。這個「每日重設」(Daily Rebalancing)機制,在波動市中會產生所謂的「複利損耗」(Compounding Decay)。
情境模擬:假設一個指數在100點,您同時投資了正向ETF和-1x反向ETF。
結果兩天後,指數僅微跌1%,但正向和反向ETF的價值都變成了$99,均錄得虧損。這就是為何在來回波動的市況下,長期持有反向ETF會不斷侵蝕您的本金。
如同任何投資工具,反向ETF既有其獨特優勢,也伴隨著不可忽視的風險。了解其兩面性,是善用此工具的前提。
反向ETF是為短線交易而設計的複雜衍生產品,其長期表現可能與指數的累計反向回報有很大偏差。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完全理解其特性及風險。
目前在香港交易所買賣的反向ETF選擇雖然不及美國市場多,但已涵蓋了本地、內地、美國甚至日本的主要指數。以下是截至2025年的部分熱門產品列表:
| 反向ETF名稱 | 股份代號 | 相關指數 | 槓桿比率 | 管理費 |
|---|---|---|---|---|
| FI南方恒指 | 07300 | 恒生指數 | -1x | 0.99% |
| FI二南方恒指 | 07500 | 恒生指數 | -2x | 1.50% |
| FI二南方國指 | 07588 |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 -2x | 1.35% |
| XI二南方恒科 | 07552 | 恒生科技指數 | -2x | 1.35% |
| FI二南方納指 | 07568 | 納斯達克100指數 | -2x | 1.35% |
| FI二華夏納一百 | 07522 | 納斯達克100指數 | -2x | 1.35% |
| FI二南方日經 | 07515 | 日經平均指數 | -2x | 1.35% |
| XI二南CO | 07311 | 東證股價指數 | -2x | 1.60% |
| FI富邦台灣 | 07332 | 富時台灣RIC上限指數 | -1x | 1.00% |
*以上數據截至2025年初,僅供參考,實際費用及詳情請查閱相關發行商文件。
對槓桿及反向產品有興趣的投資者,可參閱香港交易所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情及教育資訊。
對於想在跌市中獲利的投資者而言,除了反向ETF,最常見的工具便是牛熊證中的「熊證」及認沽窩輪(Put輪)。三者各有優劣,適合不同風險偏好及投資策略的投資者。
| 比較項目 | 反向ETF | 熊證 | 認沽窩輪 (Put) |
|---|---|---|---|
| 槓桿效應 | 較低(香港市場為-1x或-2x) | 極高,槓桿浮動 | 高,受多種因素影響 |
| 收回風險 | 沒有(不會被強制收回) | 有,觸及收回價後立即終止交易 | 沒有 |
| 到期日 | 沒有 | 有 | 有 |
| 時間值損耗 | 沒有(但有複利損耗) | 沒有 | 有,越接近到期日損耗越快 |
| 引伸波幅影響 | 沒有 | 沒有 | 極大,影響窩輪價格 |
| 適合策略 | 短期對沖、趨勢性下跌市況、風險偏好較低者 | 日內短炒、投機性極強 | 捕捉短期波動、投機性強 |
勝在「安穩」。看錯方向時,只要指數不持續大幅上升,仍有「守」的空間,不會像熊證一樣瞬間化為烏有。
在於「刀仔鋸大樹」。以小博大,投入資金少,若方向正確,回報可以十分驚人。但風險也極高,看錯方向可能血本無歸。
既然反向ETF不宜長揸,那麼在什麼市況下使用它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呢?
假設您長期持有一批優質收息股(如本地地產股、公用股),您看好其長遠價值和股息回報,但預期未來一兩個月大市可能因某些負面消息(如經濟數據轉差、地緣政治風險)而出現調整。這時候,您可以:
如果大市真的下跌,您持股的虧損可以被反向ETF的利潤所抵銷或緩解。待市場回穩後,再沽出反向ETF即可。這種策略尤其適合不想頻繁買賣核心資產的長線投資者。
當市場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或者預期某個重要事件(如議息會議、業績公佈)會帶來負面衝擊時,可以利用反向ETF進行短線投機。
在這種情況下,反向ETF比牛熊證的優勢在於:
當然,這種玩法要求投資者對市場走勢有較強的判斷力,並且需要嚴格執行止賺止蝕。
香港反向ETF無疑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款強大的工具,讓沽空市場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它既可以作為對沖手上持股的「保險」,也可以在明確的跌市趨勢中成為投機獲利的利器。然而,投資者必須緊記其「每日重設」的核心機制所帶來的複利損耗風險,並清醒地認識到它絕對不適合長線持有。在投入資金之前,務必充分理解其運作原理、潛在風險和費用結構,並將其納入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短線交易或對沖策略之中,方能善用其利,避開其害。
絕對不建議。由於每日複利損耗效應,長期持有反向ETF(尤其在波動市中)幾乎肯定會導致本金虧損,即使相關指數的長期表現是下跌的。它是一種戰術性、短期性的工具。
兩者都屬於槓桿及反向產品(L&I Products)系列,運作機制相似,都有每日重設和複利損耗的問題。主要分別在於方向:
根據證監會要求,由於槓桿及反向產品屬於衍生產品,券商在為客戶執行買賣盤前,必須確保客戶已明白相關性質及風險,並通常要求客戶簽署風險披露聲明或完成相關的衍生產品知識評估。
不會。反向ETF沒有收回價機制。理論上,其淨值可能因對應指數持續上升而趨近於零,但不會像牛熊證那樣被即時強制收回。
普遍較高。由於需要每日管理和調整衍生工具倉位,其總開支比率(TER)通常在1%至1.6%或以上,遠高於一般只追蹤指數的傳統ETF(通常低於0.5%)。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