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10 月 19 日
面對瞬息萬變的香港樓市,您是否感到困惑,不知從何入手分析?無論您是準備「上車」的準買家,還是考慮出售物業的業主,甚至是尋找投資機會的投資者,掌握準確的樓市數據都是做出最佳決策的關鍵。想了解最新的香港樓價走勢,就必須學會解讀關鍵指標。本文將為您提供一個完整的框架,從權威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入手,深入分析最新的樓價趨勢,並教您如何輕鬆查詢各區屋苑成交記錄,讓您一文掌握樓市脈搏,做出最精明的選擇。
在股票市場,我們有恒生指數來判斷大市走向;而在香港的二手樓市,我們則有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enta-City Leading Index),簡稱CCL。它就像是整個香港樓市的「溫度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宏觀、客觀的樓價參考基準。
CCL是由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編製,它根據在中原地產促成的二手住宅買賣合約成交價,選取具代表性的大型屋苑作為成份屋苑,進行加權計算而得出的指數。簡單來說,它的計算涵蓋了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單位,旨在反映全港二手私人住宅樓價的整體變動趨勢。指數的基期設定為1997年7月的第一周,基期指數為100點。因此,當我們看到最新的CCL報145點時,就意味著現時的樓價相比1997年7月時,平均上升了45%。
為了更精確地反映市場狀況,CCL其實包含了一系列共八個指數,每個指數都有其獨特的焦點。了解它們的分別,有助於我們更細緻地洞察市場變化:
指數名稱 | 反映對象 | 分析重點 |
---|---|---|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 全港整體二手樓價 | 宏觀大市方向,最具代表性的整體指數。 |
大型屋苑領先指數 (CCL Mass) | 全港100多個大型屋苑 | 反映主流中產階層住宅的樓價,更能貼近大眾市場。 |
CCL(中小型單位) | 實用面積100平方米以下單位 | 涵蓋市場上絕大部分成交,是上車盤及換樓市場的重要指標。 |
CCL(大型單位) | 實用面積100平方米以上單位 | 豪宅市場的溫度計,受經濟及投資氣氛影響較大。 |
四區分區指數 | 港島、九龍、新界東、新界西 | 用作比較不同區域的樓價表現及輪動情況。 |
解讀CCL的升跌非常直觀:指數向上代表樓價上升,向下則代表下跌。關鍵在於觀察其變化的趨勢、速度和幅度。例如,指數連續數周上升,顯示市場氣氛向好;若升幅顯著加快,可能預示樓市進入升浪。反之,若指數掉頭向下並跌穿重要支持位,則可能是轉勢的警號。一般來說,CCL的數據反映的是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約兩周的市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但其趨勢性仍然是判斷市場方向的關鍵。
回顧2024年底至2025年初,CCL指數在政府全面「撤辣」後出現明顯反彈,由低位約143點回升至148點水平。然而,隨著首批購買力被消化,加上高息環境持續,指數在高位出現整固,呈現窄幅上落的格局。這反映市場正處於一個「買賣雙方角力」的階段。買家期望樓價有更大減幅,而業主在撤辣後心態轉強,不願輕易減價。因此,樓市暫時缺乏明確的單邊升或跌方向,更傾向於在現水平反覆築底。
在近期的樓市波動中,各區表現亦有差異。一般而言,新界區的樓價因供應量較大及上車盤較多,波動性會較高。而在今輪反彈市中,新界西及九龍區的指數表現相對領先,受惠於新盤低價開售帶動的二手交投。港島區的樓價則因其供應稀缺及傳統豪宅市場的支撐,表現相對硬淨。了解各區的輪動情況,有助於買家或投資者發掘潛在的價值窪地。
展望2025年下半年,以下三大因素將是決定香港樓價走勢的關鍵:
看懂了宏觀的CCL指數後,下一步就是要深入微觀層面,查詢您心儀地區或屋苑的真實成交記錄。這對於準確估價和制定出價策略至關重要。以下是三個最常用且免費的查詢渠道:
各大地產代理的網站或手機App是查詢成交數據最方便快捷的工具。它們通常提供強大的搜尋功能,您可以按地區、屋苑、甚至指定座數或單位去篩選成交記錄。這些數據通常更新得最快,能反映近期的市場狀況。
優點: 更新快、界面友善、資訊整合度高(通常會附上單位平面圖、過往成交等)。
注意: 數據主要源自該地產代理促成的交易,未必百分百全面。
土地註冊處的「綜合註冊資訊系統網上服務(IRIS)」提供了最權威的物業買賣註冊記錄。任何人都可以付費查閱特定物業的詳細交易歷史。此外,房委會網站也會定期公佈居屋第二市場的成交記錄。
優點: 數據最權威、最準確,涵蓋所有已註冊的交易。
注意: 數據有滯後性(通常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一個月左右才註冊),且查閱詳細資料需要付費。
面對一堆成交數據,如何才能看出端倪?關鍵是進行同質性比較:
理論結合實踐,我們來看看香港三個標誌性大型屋苑的近期成交趨勢,以助您更好地理解市場脈搏。
作為港島區的藍籌屋苑,太古城的樓價走勢極具指標性。近期成交呎價在$15,000至$18,000水平徘徊。受惠於專才租務市場活躍,太古城的租金回報相對穩定,吸引長線投資者。其樓價在撤辣後雖有反彈,但買家普遍對高價盤承接力有限,成交主要集中在議價空間較大的單位。
美孚新邨以實用率高和社區成熟見稱,是九龍區老牌大型屋苑。近期成交呎價約在$9,500至$12,000之間。由於樓齡較大,其樓價升幅相對溫和,但抗跌力也較強,深受用家市場歡迎。成交量在撤辣後一度活躍,但近期隨著盤源減少及業主收窄議價空間,交投有所放緩。
被譽為「上車天堂」的沙田第一城,是樓市氣氛的靈敏探測器。近期成交呎價在$13,000至$15,000水平。其兩房細單位成交最為活躍,樓價對利息及經濟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在樓市氣氛好轉時,第一城的成交量會迅速增加;反之,當市況逆轉時,減價盤也會率先湧現。想了解更多買樓注意事項?可以參考新手買樓注意事項。
CCL指數在每週五下午約5點左右公佈。想獲取最新、最快的官方數據,可以直接瀏覽中原地產的官方網站。各大財經新聞媒體通常也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報導和分析。
這類成交的參考價值非常有限。因為其成交價通常並非由市場自由議價決定,可能遠高於或低於正常市價,目的可能是為了處理資產分配、承繼或進行財務安排。因此,在分析市況時,應將這類特殊成交個案剔除,以免對估價造成誤導。
除了CCL,香港還有其他幾個樓價指數可作參考。例如,差餉物業估價署每月公佈的「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其數據來源更為全面,但滯後性也更強(約滯後兩個月)。另外,美聯物業編製的「美聯樓價指數」(MPI) 也是另一個由地產代理發佈的參考指標。綜合比較不同指數的走勢,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市場動態。
判斷樓市轉勢需要觀察多個指標。從CCL指數來看,如果指數升穿或跌穿重要的心理關口或前高/前低位,並連續數周朝同一方向移動,便可能是轉勢的信號。同時,也需要結合成交量的變化。若樓價上升但成交量萎縮,可能代表上升動力不足;若樓價下跌同時成交量大增,則可能出現恐慌性拋售。結合宏觀經濟數據和政策變化,才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總結來說,掌握香港樓價走勢並非遙不可及。學會結合使用宏觀的CCL指數來判斷大市的整體方向和溫度,再利用各大平台的成交數據來核實具體區域、具體屋苑的樓價實況,是您在做出任何房地產決策前的必修課。在2025年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環境中,數據就是您最強的導航儀。希望這份詳盡的指南,能助您在複雜的樓市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無論是把握入市時機還是實現資產增值,都能更有信心,運籌帷幄。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