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9 月 6 日
无论是投資美股、購買海外物業,還是支付海外賬單,國際電匯 (Telegraphic Transfer, T/T) 都是港人常用的資金調動方式。然而,每次電匯動輒數百甚至上千港元的費用,實在令人肉痛。究竟這些費用從何而來?又有無方法可以慳得更多?本文將為您深入拆解國際電匯手續費的構成,並提供四大實用的電匯省錢方法,助您在處理海外匯款時,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在探討省錢秘訣前,首先要理解為何國際電匯的成本相對較高。這筆費用並非單一收費,而是由多個部分組成,就像一份「費用套餐」。
為了確保收款人收到「足額」款項,匯款人可選擇「全額到款」(OUR),即由匯款人承擔所有中轉行及收款行的費用,但這通常意味著需要支付更高的前期費用。
這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海外匯款手續費慳錢方法。前面提到,銀行的手續費通常設有「最高收費上限」。例如,某銀行的手續費率為0.05%,最低收費HK$100,最高HK$800。這意味著:
因此,如果您有多筆小額資金需要匯出,與其「螞蟻搬家」式地分開多次匯款,不如將資金集合起來,一次性匯出大額款項,這樣便能將單次匯款的平均成本降至最低。假設您要匯款60萬美元,分10次匯和一次過匯,手-續費可能相差近萬元!
如果您經常需要進行國際電匯,並且在銀行有一定數量的資產,不妨考慮升級為銀行的高端理財客戶,例如滙豐的「卓越理財」、花旗的「Citigold」等。這些戶口級別的客戶通常可以享有專屬的銀行服務優惠。
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維持這些理財戶口的資格,通常需要達到一定的「全面理財總值」(AUM),一般由數十萬至百萬港元不等。在決定是否升級前,請務必仔細了解維持戶口的成本與條件,避免為了節省幾百元匯費而支付更高的戶口管理費,得不償失。
近年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迅速,市面上出現了不少專門提供國際匯款服務的網上平台,例如 Wise (前稱TransferWise)、Revolut等。它們顛覆了傳統銀行的電匯模式,為用戶提供更低成本、更透明、更快捷的選擇。
比較項目 | 傳統銀行電匯 | 新興網上匯款平台 |
---|---|---|
匯率 | 銀行自訂的電匯牌價(包含溢價) | 貼近市場中間價(Mid-market Rate),匯率更佳 |
費用結構 | 收費項目繁多,透明度較低 | 通常只有一筆按比例計算的服務費,清晰透明 |
到賬速度 | 一般需時2-5個工作天 | 通常在24小時內,甚至即時到賬 |
便利性 | 可能需要親身到分行辦理 | 全程網上或App操作,24/7可用 |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首次將資金從香港銀行轉入這些平台時,仍可能涉及本地銀行的轉賬費用。此外,部分海外機構(如某些證券行)可能不接受來自這些平台的匯款,使用前最好先向收款方確認。
想了解更多關於美股投資的資訊?不妨參考我們的美股新手全攻略|點解美股咁熱門?一文了解投資美股優缺點,為您的投資之旅做好準備。
對於投資美股的朋友來說,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回血」機會。部分美股券商為了吸引客戶存入資金,會提供匯款費用補貼。例如,Firstrade(第一證券)就為單筆入金達指定金額的客戶提供最高25美元的補貼。
這個方法可以與上述其他方法疊加使用。例如,您可以先利用銀行理財戶口的免費匯款優惠,再向券商申請補貼,實現「零成本」匯款。申請過程通常很簡單,只需在券商網站上傳匯款憑證即可。
但要留意,並非所有券商都有此優惠,且補貼金額設有上限。同時,選擇券商時不應只看匯款補貼,更應綜合考慮其交易佣金、平台穩定性、客戶服務以及資金匯出時的收費。有些券商雖然提供匯入補貼,但匯出時的費用可能相對較高。
上述方法大多適用於較大額的匯款。如果每次只匯一兩萬港元,按比例計算的匯費會顯得非常昂貴。對於小資族,可以考慮以下兩個方向:
為了讓您有更具體的概念,以下整理了香港幾間主要銀行的國際電匯收費以供參考。請注意,以下資料僅為一般收費,VIP客戶或網上銀行渠道的收費可能有所不同,實際費用請以銀行官方最新公佈為準。
銀行 | 手續費/電報費 (經分行) | 手續費/電報費 (經網上銀行) | 全額到款額外費用 |
---|---|---|---|
滙豐銀行 (HSBC) | 約 HK$190 – HK$220 | 約 HK$50 – HK$100 | 需承擔中轉行費用 |
恒生銀行 (Hang Seng) | 約 HK$190 – HK$220 | 約 HK$65 | 需承擔中轉行費用 |
中銀香港 (BOC HK) | 約 HK$210 | 約 HK$65 | 約 HK$250 |
渣打銀行 (Standard Chartered) | 約 HK$200 | 約 HK$50 | 需承擔中轉行費用 |
花旗銀行 (Citibank) | 約 HK$250 | 一般豁免 | 需承擔中轉行費用 |
國際電匯的費用雖然看似複雜,但只要掌握以上四大秘訣,就能有效地降低成本。總結而言,大額匯款時應盡量「集腋成裘」,一次性處理;頻繁匯款者可考慮升級銀行理財戶口;追求低成本與高效率則可選用新興網上平台;而美股投資者更要善用券商的補貼優惠。在進行任何匯款前,多花幾分鐘比較不同渠道的收費和匯率,長遠而言絕對能為您節省一筆可觀的開支。
到賬時間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匯款地區、貨幣、中轉銀行數量及處理效率等。一般來說,匯往歐美等主要地區的款項需時約2-5個工作天;亞洲地區則可能較快,約1-3個工作天。
這些都是用於識別銀行的代碼。SWIFT Code (BIC)是全球通用的銀行識別碼。IBAN(國際銀行帳戶號碼)主要在歐洲地區使用,整合了國家、銀行、分行及帳戶號碼。Sort Code則主要在英國和愛爾蘭使用,用於識別特定分行。
一旦發現資料填寫錯誤,應立即聯絡您的匯款銀行。銀行會嘗試發電文更正或追回款項,但過程可能需時較長,並會產生額外費用,亦不保證一定成功。因此,匯款前務必再三核對收款人姓名、帳戶號碼及銀行資料。
香港對資金自由進出沒有嚴格管制,但銀行基於反洗黑錢(AML)的合規要求,可能會對單筆或每日的匯款金額設有上限,特別是透過網上銀行渠道。如需匯出大額資金,可能需要親身到分行辦理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