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香港常見地產術語:買樓前你一定要知的行內話

2025 年 7 月 14 日

最近更新:2025 年 9 月 4 日

樓市複雜多變,對初次置業者來說,許多地產術語猶如天書般難懂。其實,這些術語不僅是行內人的溝通密碼,更是幫助你避開交易陷阱、做出明智決策的關鍵。透過 Invest Brother 講解,你將輕鬆掌握最常見的地產詞彙,讓你在買樓路上更有自信,更加從容應對,為你的置業夢踏出堅實的一步。

掌握地產術語只是開始,想一步步了解買樓流程?點擊這裡,一文搞懂按揭評估到完成交易,助你輕鬆上車無難度!

地產術語| 新樓盤篇

1、面價 & 光豬價:即發展商公佈的標準售價。而實際成交價「光豬價」則因折扣、優惠不同而各異,28Hse經常會有買家留言討論實際成交價,有助掌握市場真實水位。

2、麵粉價 & 麵包價:這兩個術語通常用來描述樓盤的價格結構。「麵粉價」指的是發展商購買地皮的成本,而「麵包價」則是最終的單位售價,兩者之間的差距反映了市場的狀態。中原的報告中會以此分析樓價上升空間;利嘉閣經紀會用此解釋樓價變化原因,讓買家明白價差背後的市場動力。

3、入伙紙 & 滿意紙:是每位買家都期待的文件,表示樓宇已經符合標準,業主可以合法入住。而「滿意紙」則是樓盤經過驗收,並且符合所有相關規定後,由發展商發出的證明文件,買家可以放心收樓。

4、預計關鍵日期:對於樓花買家來說,預計關鍵日期非常重要。它代表發展商承諾的交樓日期,若未能按時交樓,買家有權要求賠償,甚至取消交易。

地產術語| 地產行業篇

代理市場的地產術語

1、打盤:通常指的是發展商與地產代理合作,開始推銷新樓盤,並向市場提供更多資訊。當新樓盤推出時,發展商會委託地產代理公司尋找潛在的買家。一些中大型代理機構會派出專門的銷售團隊,針對特定區域進行推廣並尋找客戶,力求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2、街霸:在新樓盤開賣時,為了吸引更多客戶,部分代理會走上街頭,甚至在商場、車站等地方進行推銷。由於競爭激烈,他們之間可能會發生爭吵,甚至會發生肢體衝突。

3、筍盤:「筍盤」指的是市面上性價比高、品質優秀的房源,對於買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具吸引力的選擇。但具體定義因平台和經紀而異,中原偏向用成交數據判斷,利嘉閣則較靈活由經紀標示,28Hse更多靠買家互動與價格減幅判斷。買家應結合平台數據及實地比較。

4、射盤 & 飛盤:當買家在某個屋苑無法找到理想的單位時,地產代理會協助他們尋找其他區域的房源,這種服務叫做「射盤」。而「飛盤」則指的是地產代理把客戶資料透露給競爭對手,這樣的行為是業界的不正當競爭。

5、飛單:指地產代理將業務轉給其他公司,通常是為了追求更高的佣金。

6、揸價:這是指地產代理在價格談判過程中,會幫助買家與賣家進行價格上的談判,通常會保持賣方的底價不透露給買家。

客戶行為的地產術語

1、老業:指那些財力雄厚、地位顯赫的業主。他們擁有豐富的資本和投資經驗,常常是地產市場中重要的客源,對於高端樓市而言,他們的需求和決策往往起著引領市場風向的作用。

2、拜山:是指地產代理定期與業主保持聯繫,以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這種做法通常包括與業主相聚喝茶或進行社交,避免因為長期未有交流而導致業主停止放盤或對交易失去興趣。

3、油雞 & 稀客:形容那些對樓市感興趣但從不購買的潛在客戶。他們經常瀏覽樓盤,但只是出於興趣或娛樂,並不打算進行購買。與此類似的還有「稀客」,指的是那些喜歡與地產經紀人閒聊並以此為樂的客戶,他們通常並不急於做出購房決定。

交易過程的地產術語

1、樓書:指房地產項目的詳細說明書,裡面包括了該項目的所有重要資訊和細節,供潛在買家參考。

2、樓花:指那些尚未建成的樓盤,買家通過購買樓花進行預售。

3、示位:開放給潛在買家的展示單位,通常是一個精心佈置的樣板房,用來展示樓盤的設計和佈局。

4、價單:列出不同單位售價的清單,這是買家了解樓盤定價的重要資料來源。

5、細訂 & 大訂:細訂」指的是簽訂初步合約時支付的小額定金,通常約為房價的 5 %。在正式合約簽署後,買家需要支付較大金額的定金,即「大訂」,這是買賣交易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6、撻訂:是指買家在已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因資金問題或其他原因決定終止交易,所繳付的訂金通常不會退回。中原和利嘉閣經紀都提醒撻訂風險,包括訂金損失及影響按揭申請記錄。28Hse平台則透過多次放盤頻率提醒買家留意風險。

7、收樓:買家從開發商手中接過已購房產的過程,這是物業交易中的最終步驟。通常會涉及對房屋的檢查,確保物業狀況符合合同要求,並處理與物業交接有關的事宜。

8、交吉:房產出售時不包含任何租約或承租人,房子是「空置」的狀態

9、吉租:房屋通常是以原始狀態出租,並未提供任何基礎設施,如家具或家電,這也可能影響其租金。

投資轉售的地產術語

1、串燒:一種常見的投資策略,指的是一位業主先出售現有的房產,再購買新的房屋,從而在同一交易過程中促成兩筆房產交易。

2、摸底:地產行業中用來形容那些在市場低迷時進行投資的策略。資深投資者會觀察市場,試圖在房價下跌到最低點時進場。這需要對市場動態有敏銳的洞察力,即便經濟環境不佳,房價也可能保持穩定。

3、居二價:白表買家在第二市場購買二手居屋時的價格。由於白表買家在這一市場購房時不需要支付額外的地價,這使得這類房產的成交價格通常低於公開市場的價格。例如,一個約400平方呎的雙臥室單位,可能僅需約300多萬港元成交,這對於首次置業的買家來說,是一個相對較為優惠的選擇。

地產術語| 樓業篇

有關契約的地產術語

1、長命契

一種特別的物業擁有方式,在這種模式下,雖然共有人之間的業權比例可以不同,但所有決策(例如出租、出售等)都必須經過所有業主的一致同意才能進行。這也意味著,任何一位業主都無法單獨處分自己在物業中的權益。更有趣的是,當某位共有人去世後,其份額會自動轉移給仍然在世的共有人,直到最後一位共有人去世時,該人將完全擁有該物業的所有權利。這種設計,也正是源自於「長命契」這個名稱,象徵著物業能夠長期、穩定地傳承下去。

2、半契樓 & 碎契樓

允許每位業主擁有和處理自己份額的權利。無論他們在物業中的擁有比例如何,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整體物業。當兩位業主各自擁有一半權益時,這個物業就稱為「半契樓」。如果有三位或更多業主聯名擁有物業,那麼它則會被稱為「碎契樓」。

3、分契樓 & 無契樓

所謂「分契樓」是指物業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並且每個業主擁有獨立的所有權;而「無契樓」則是指該物業的樓契不完整或遺失,這樣的物業在交易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4、踢契 & 釘契

「踢契」通常發生在臨時購房合同簽署後,買賣雙方希望撤回交易並要求解除合同的行為。「釘契」則是指當物業業權存在問題,並且該問題像釘子一樣深深地固定在合約上,無法輕易移除。當物業的所有權轉移時,這些問題會隨之轉交給新的業主,由他們來解決和承擔。這樣的情況常見於物業買賣中,尤其是在涉及土地權益、產權糾紛等情況。

房屋設計的地產術語

1、屋仔:一般指獨立式住宅,通常包括私人花園或天台等空間,這類住宅常常價格較高。

2、積木樓:通過預製組裝的方式建造的樓宇,這種建築方式不僅施工快速,還能有效減少噪音和粉塵污染。近年來,這種建築方式已經在香港的一些過渡性住宅項目中得到應用。

3、黑廁 & 明廁:「黑廁」指的是沒有窗戶的浴室,依靠中央排風系統進行換氣;而「明廁」則是傳統有窗的浴室。隨著建築設計的創新和環保理念的推廣,越來越多新樓盤採用了「黑廁」設計。

4、鳳凰樓:位於大廈頂樓下方的一層住宅。這一名稱的由來,一方面是因為頂樓常面臨日曬、滲水和溫差變化等問題;另一方面,由於過去舊啟德機場的飛行高度限制,許多舊樓的頂層設有機械房,頂樓住戶需步行上樓。而這些困擾在頂樓下的單位中較少出現,且擁有類似頂樓的開闊視野與隱私,更具市場吸引力。因此,這些單位象徵高貴如鳳凰般的地位,價格通常也高於頂層單位。

5、化妝樓:這類房產經過翻新或裝修,掩蓋原有的結構性問題,目的是使樓盤更具吸引力。

6、五門歸心:亦稱為「五鬼拍門」,是指一進門即能看到五扇門直通客廳的房屋格局,被視為不太吉利的佈局。

7、凸海:擁有極為開闊視野的海景,這種單位通常因為相對於周圍的建築物位置凸出,因此可以享受到無障礙的海景,視野非常開闊。

8、凹海:視野受到兩側建築物遮擋的情況,海景會顯得較為受限。

9、罅海:視野更加狹窄,通常僅能看到從建築物間隙中透過的部分海面。

10、一線海:從單位的正前方兩棟大樓之間的窄縫中,僅能勉強看見一線海景。

此外,房屋設計上也有一些獨特的術語來描述特定的格局。「眼鏡房」用來形容那種形狀像眼鏡框的房間;「鑽石廳」則指的是具有鑽石切割面般形狀的客廳;「日字廳」指的是客廳呈日字形狀,而「呂字廳」則是指客廳格局像漢字「呂」字。另一個常見的描述是「飛機廳」,這是指那種長型且兩邊有突出部分的房間,外形像飛機的機翼。這些術語使得地產專業人士能夠更精確地表達房屋的結構特色,幫助買家在選擇房產時更加直觀地了解每個單位的特點。

2025香港常見地產術語:買樓前你一定要知的行內話

地產術語| 供樓篇

1、呼吸Plan

這是一種高成數的按揭貸款計劃,通常由發展商或其合作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比例可高達七至九成。最顯著的特點是無需銀行審核,且不需要提供收入證明或進行壓力測試,讓購房過程變得輕鬆自然。儘管如此,這類貸款的利率往往較高,發展商通常會提供較低的初期利率,並允許購房者在過渡期後轉為傳統的按揭計劃。

2、滴滴金

這個計劃的核心理念是分期繳納首期款項,俗稱「滴滴仔」。在這個計劃下,購房者在簽訂臨時合約時支付約 5 % 的首期款,剩餘的首期則可以分月或分季支付。這樣,購房者不必一次性承擔過重的首期壓力,使得購房者在資金流動上更具彈性。

3、白食白住Plan

這個計劃主要針對現樓購房者。購房者支付首期後,可以立即入住新房,在成交期間無需繳納按揭分期款項,只需負擔基本的管理費、差餉和地租等開支。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可以將房產出租獲取租金收入,而自住者則能夠在不支付分期款的情況下居住,直到正式成交後才開始進行按揭手續。

這些計劃的推出,旨在給予購房者更多的選擇和靈活性,尤其是對於首次置業或資金周轉較緊的購房者,這些優惠方案無疑能夠有效降低初期負擔。

最易誤解的5個地產術語

1、「交吉」不等於可以立即搬入住

「交吉」的意思是單位清空,沒有租客或家具,處於空置狀態。

但這並不等同於可以即時收樓或入住。買賣雙方仍需完成驗樓、繳付尾數及辦理轉名手續,才算正式完成交易。

2、「光豬價」未必等於最划算

「光豬價」是扣除所有折扣後的實際售價。雖然便宜,但當中可能包含特定條件,例如:須使用發展商指定按揭計劃、需短期內繳清尾數等,對部分買家而言反而增加負擔。

3、「撻訂」損失不只是定金

若因個人因素或按揭批核失敗而未能完成交易,將會被視為「撻訂」。

除了損失已繳交的訂金外,亦有可能影響日後的信貸評級,更可能涉及法律責任。

4、「樓花」不代表一定較平

樓花雖未落成,售價有時看似吸引,但亦潛藏風險,包括:交樓期延誤、樓宇質素未如預期,或樓市走勢變化導致銀行估價低於成交價。

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令買家承受額外財務壓力。

5、「示位」與實際單位可能有誤差

示位(樣板間)通常經過精心裝修,燈光、間隔及家具配置俱佳,用以提升吸引力。

但實際單位多數為交樓標準未裝修版本,窗外景觀、樓層及間隔也可能有所不同。

常見問題


標籤:
分類:BLOG, 最新消息, 最新資訊, 樓市攻略, 當前熱點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