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11 月 22 日
想投資Apple (AAPL)、NVIDIA (NVDA) 等熱門美股,但覺得開設海外證券戶口程序繁瑣,又擔心資金安全?其實,透過香港本地證券行的複委託(Sub-brokerage)服務,便能輕鬆投資環球市場。然而,複委託手續費是投資者最關心的環節,各間證券行的收費差異甚大,若不小心選擇,交易成本可能蠶食你的投資回報。本文將為你深入剖析複委託的收費結構,提供詳盡的複委託手續費比較,助你作出最明智的選擇。
複委託,其正式名稱為「受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業務」,聽起來相當專業,但概念其實很簡單。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個「投資中介」。
情境模擬一下:當你在香港買賣本地股票(如騰訊控股 0700.HK),你的證券行會直接在香港交易所 (HKEX) 為你進行交易。但如果你想買的是美國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證券行並不能直接到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 下單。這時,它就需要「委託」一家在當地有牌照的上手券商(例如美國的大型券商)去執行你的買賣指令。因為經過了「兩重委託」,所以就稱為「複委託」。
複委託流程:
這個過程中,因為多了一層中介,所以費用通常會比直接開設海外券商戶口略高。但其便利性和安全性,仍然吸引了不少香港投資者。
操作界面熟悉,資金存放在本地銀行,出入金方便。更重要的是,資產受香港法規保障,若不幸遇上證券行違責,可按投資者賠償基金條例處理,對投資者來說是一份重要的安心感。
最主要的缺點是費用相對較高,特別是最低手續費對小額交易者構成較大負擔。此外,功能上亦有限制,普遍不支援融資融券(孖展、沽空)等進階交易策略。
在進行複委託手續費比較時,許多人只著眼於手續費的百分比,卻忽略了魔鬼細節——最低收費(Minimum Commission)。這筆「低消」是無論你交易金額多小,都必須支付的最低費用。
假設某證券行的美股複委託收費為 0.25%,最低收費為20美元。
情境一:你買入價值 10,000 美元的股票。手續費計算為 10,000 * 0.25% = 25 美元。由於高於最低收費,你只需支付25美元。
情境二:你小額試水,只買入價值 500 美元的股票。手續費計算為 500 * 0.25% = 1.25 美元。但由於有最低收費20美元的限制,你最終仍需支付20美元!這筆費用佔了你投資額的4%,交易成本極高。
因此,對於資金不多或喜歡分批小額買入的投資者,選擇一家低門檻或豁免最低收費的證券行至關重要。
以下整理了部分市場上證券行的美股複委託網路下單牌價手續費,讓你對複委託手續費比較有一個更清晰的概念。請注意,這些數據可能隨時變動,實際收費請務必與你的證券行確認。
| 證券商 | 美股複委託交易手續費(買賣各收一次) | 備註 |
|---|---|---|
| 國泰證券 | 美股ETF:每筆3美元 個股/特別股:0.1% / 無低收 |
對ETF投資者相當優惠 |
| 元大證券 | 0.1%,低消1美元 | 低消門檻非常低,適合小額交易 |
| 永豐金證券 (大戶投) | 0.15%(線上開戶) | 活動期間常有免低消優惠 |
| 凱基證券 | 0.10% | 費率具競爭力,常有優惠活動 |
| 富邦證券 | 0.25% | 部分推廣活動豁免低消 |
| 群益證券 | 精選美股:0.2% / 免低消 其他美股:0.2% / 低消3美元 |
視乎投資標的而定 |
*以上資料更新至2025年7月,僅供參考,所有費率及優惠以各證券行最新公布為準。投資前請自行查詢及評估。
對於希望以月供形式儲蓄股票的小資族而言,定期定額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近年不少證券行也推出了美股定期定額計劃,其手續費結構與單筆交易不同,通常更為優惠。
| 證券商 | 定期定額買入手續費 | 定期定額賣出手續費 |
|---|---|---|
| 國泰證券 | 均一價 0.1 美元 | 股票同一般交易,ETF每筆3美元 |
| 元大證券 | 0.1% / 最高1美元 | 同一般交易 |
| 富邦證券 | 0.2% 無低消 | 同一般交易 |
| 永豐金證券 (大戶投) | 0.1% / 最高1美元 | 0.18% / 最低3美元 |
| 凱基證券 | 均一價 1台幣或0.03美元 | 0.25% / 最低3美元 |
| 群益證券 | 每筆0.03美元 | 同一般交易 |
*賣出時的手續費通常會回復至一般交易的收費標準,這是進行複委託手續費比較時需要特別留意的重點。
「既然複委託收費較高,我為何不直接開海外券商戶口?」這是很多投資者的疑問。兩者各有優劣,選擇哪種方式取決於你的個人需求。直接開立如 Interactive Brokers (IB)、Firstrade 等海外券商戶口,通常能享受極低甚至零手續費的優惠,交易工具也更為多元化。然而,這也意味著你需要自行處理海外匯款、填寫W-8BEN稅務文件等事宜,資金亦不受本地法規直接保障。
想了解更多關於如何直接開設海外戶口的資訊,可以參考這篇【美股戶口開戶終極指南2025】圖解教學:海外券商開戶、W-8BEN填寫、匯款一篇搞懂。
以下為兩者的全方位比較:
| 比較項目 | 香港複委託 | 海外券商 (如IB, Firstrade) |
|---|---|---|
| 手續費 | 相對較高,有最低收費 | 極低,甚至免佣金 |
| 資金安全性 | 資金留於香港,受證監會監管及投資者賠償基金保障 | 受美國SIPC保障,但追討程序或較複雜 |
| 開戶便利性 | 簡單,可在現有證券戶口上加開 | 需網上申請,身分驗證及填寫稅務文件 |
| 出入金 | 方便,本地銀行轉帳即可 | 需電匯,有額外費用及時間成本 |
| 交易功能 | 基本買賣功能 | 功能齊全,可融資、沽空、交易期權等 |
| 投資標的 | 主要為股票和ETF | 股票、ETF、期權、期貨、債券等,種類繁多 |
| 適合對象 | 長線投資者、重視便利與資金安全者 | 活躍交易者、對成本敏感、需使用進階功能者 |
對於初次接觸海外投資的讀者,了解【ETF是股票還是基金】港股美股ETF投資入門比較攻略將有助你建立穩健的投資組合。
進行複委託手續費比較時,切勿只看表面。除了買賣佣金,還有其他費用會影響你的總成本:
是的。由於你的戶口開設於香港持牌的金融機構,因此受到香港證監會 (SFC) 的嚴格監管。萬一證券行出現違責情況,投資者可向由證監會成立的投資者賠償基金 (ICF) 提出申索,每名投資者就買賣證券及期貨合約可獲的賠償上限分別為50萬港元,這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不需要。美股的30%股息稅會在派發時由源頭(美國)直接預扣,證券行會將稅後股息存入你的戶口。這筆稅款對香港投資者而言通常無法退回,因此在計算預期回報時應將其考慮在內。
這取決於你選擇的證券行和你的交易頻率。如果你能找到一家豁免或設定極低最低收費的券商,並採用定期定額或長線持有的策略,複委託依然是個方便的選擇。反之,若你的券商設有較高的「低消」,而你又傾向頻繁買賣,那麼交易成本將會非常高,可能不太划算。
兩者皆可。你可以在開戶時選擇綁定港幣戶口或外幣(如美元)戶口。若使用港幣戶口,銀行會在每次交易和派息時自動為你進行貨幣兌換,但會產生匯率差價。若想避免這筆費用,建議直接使用美元戶口進行交割。
總括而言,複委託是香港投資者參與海外市場一個便捷而穩妥的渠道。在「複委託手續費比較」這個議題上,沒有絕對的「最好」,只有「最適合」。
你的最佳選擇取決於你的投資習慣:
最終,建議在開戶前,主動向心儀的證券行查詢最新的收費詳情及優惠活動,並結合自身的投資策略,才能找到最能助你達成財務目標的合作夥伴。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