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美股複委託手續費大比拼:2025香港10大證券行收費、低消門檻及慳錢攻略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想投資Amazon、Google、NVIDIA等美股巨頭,但對開設海外證券戶口感到卻步?其實,透過本地證券行的「複委託」服務,一樣可以輕鬆買賣美股。不過,五花八門的收費項目,特別是美股複委託手續費,往往讓投資新手感到困惑。究竟複委託手續費是如何計算的?哪間證券行的收費最划算?

本文將為你深入剖析美股複委託的運作模式、優缺點,並重點比較2025年香港主要證券行的手續費結構,包括最關鍵的「最低收費」門檻。無論你是小資族還是資深投資者,這份全面的慳錢攻略都能助你作出最精明的決策,避免因高昂的交易成本蠶食你的投資回報。

本文核心重點

  • 複委託定義:透過本地券商,間接投資海外市場(如美股)的交易方式。
  • 手續費結構:主要成本包括交易手續費(按比例)及最低收費(俗稱「低消」)。
  • 關鍵比較點:各證券行在交易費率及「低消」門檻上差異甚大,是選擇時的關鍵。
  • 投資策略影響:交易頻率與單筆金額,決定了複委託與海外券商的成本效益。
  • 隱藏成本:除交易費外,尚有現金股利稅、交易所費等其他潛在費用。

究竟咩係美股複委託?3分鐘了解運作原理

對於許多習慣在本地市場交易的投資者來說,「複委託」可能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名詞。其實,它的概念相當直觀。

複委託的定義及交易流程

複委託(英文:Sub-brokerage),其正式名稱為「受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業務」。簡單來說,就是你委託你常用的本地證券行,然後這家證券行再「再一次委託」它在海外合作的上手券商,最終在海外的交易所(例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完成你的買賣指令。

整個流程好比一場接力賽:

  1. 投資者 (你):向本地A券商下達買入10股蘋果公司(AAPL)股票的指令。
  2. 本地A券商:接到指令後,將訂單傳送給它在美國合作的B券商。
  3. 海外B券商 (上手券商):收到訂單後,再向美國的交易所提交買入指令。
  4. 美國交易所:訂單成交。

正是因為多了這層「轉手」,所以複委託的交易費用結構通常比直接在海外券商開戶交易來得複雜且可能更高。

投資美股點解要用複委託?優點與缺點分析

既然直接開海外戶口可能更便宜,為何複委託仍然是許多香港投資者的熱門選擇?這主要取決於投資者對方便性、安全性與成本之間的取捨。

選擇投資渠道,就像選擇交通工具。有人追求極致速度與低成本,有人則將安穩舒適與熟悉感放在首位。複委託,便是為後者而設的安穩選項。

✅ 複委託的優點

  • 👍 介面熟悉,溝通無礙:使用你早已習慣的本地券商交易App,所有介面均為中文,客服溝通亦無語言障礙,倍感親切。
  • 🔒 安全感高,資金安心:資金存放在本地熟悉的金融體系內,免卻了海外電匯的繁瑣手續與潛在風險。萬一不幸發生意外,家人處理遺產的流程也相對簡便。
  • 💰 資金調動靈活:無需將大筆資金一次性電匯至海外,資金調動更具彈性,可同時兼顧本地及海外市場的投資機會。

❌ 複委託的缺點

  • 👎 交易成本相對較高:由於涉及多重中介,其手續費率及「最低收費」通常高於海外券商,尤其對小額或頻繁交易者影響較大。
  • 📉 交易功能受限:普遍不提供融資(槓桿)、融券(沽空)等較進階的交易功能,主要適合長線持有策略。
  • ⏱️ 到價盤或有限制:部分券商可能不支援或對止賺/止蝕等條件盤設有較多限制。

💡 推薦文章

對於剛開始接觸美股的投資者,了解基礎知識至關重要。不妨閱讀道瓊斯期貨交易全解析:從入門教學到影響走勢的關鍵因素,建立扎實的市場認知。

剖析美股複委託手續費:魔鬼藏在細節裡

談及美股複委託手續費,絕不能只看表面的費率百分比,真正的成本關鍵往往在於「最低收費」(Low-Consume,俗稱低消)。

⚠️ 必須警惕的「最低手續費」陷阱

所謂「最低手續費」,是指無論你的交易金額多小,券商都會收取一個固定的最低費用。舉個情境模擬:

假設某券商的複委託收費標準為:手續費0.25%,最低收費30美元。
你打算買入一股價值150美元的股票。

按比例計算的手續費:150美元 * 0.25% = 0.375美元。
實際收取的手續費:由於0.375美元低於30美元的「低消」門檻,券商最終會向你收取 30美元 的手續費!

這筆交易尚未開始,你的賬面已即時虧損了 20% (30 / 150)。

這個例子清晰地顯示,對於單次交易金額不大的小資族,「低消」是侵蝕利潤的最大元兇。因此,在選擇券商時,比較「最低收費」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比較費率本身。

複委託的其他潛在費用

除了交易手續費,投資美股還可能涉及以下費用:

  • 現金股利稅:美國政府會對非美國居民預扣30%的股息稅。這是源頭徵收,無論透過何種渠道投資都難以避免。
  • 交易所費 (SEC Fee):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收取,僅在賣出時徵收,費率極低,通常為交易總金額的百萬分之八 (0.0008%),對一般投資者影響微乎其微。
  • 交易活動費 (TAF):由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收取,同樣僅在賣出時徵收,按股數計算,費率亦極低,可忽略不計。
  • 股票轉撥費:如需將持有的美股從一家券商轉移到另一家,會產生此項費用。

2025年香港主要證券行美股複委託手續費總覽

了解收費結構後,我們來實際比較一下市面上幾家主流證券行的美股複委託手續費。請注意,以下數據為各券商官網的牌價或近期優惠,實際收費可能隨時變動,且大額交易者或可與客戶經理洽談更優惠的條件。交易前務必與你的券商再次確認。

各大證券行單次交易收費比較表

證券行 美股複委託交易手續費 (網絡下單) 最低收費 (低消) 備註
國泰證券 個股/特別股: 0.1%
ETF: 每筆3美元
ETF交易按筆收費,適合小額買賣ETF
元大證券 0.1% 1美元 優惠至2025/9/30,低消門檻極具競爭力
永豐金證券 (大戶投) 0.15% (線上開戶) 免低消 (優惠期內) 優惠至2025/12/31,適合小資族
凱基證券 0.10% 優惠至2025/12/31,費率和低消均有優勢
富邦證券 0.25% 優惠至2025/12/31,勝在沒有低消門檻
群益證券 精選美股: 0.2%
其他美股: 0.2%
精選美股: 無
其他美股: 3美元
需留意投資標的是否在「精選」之列

*以上資料更新於2025年7月,僅供參考,所有收費以各證券行最新公布為準。

美股定期定額手續費比較

對於希望長期規律投入的投資者,定期定額是個不錯的選擇。各家券商也針對此需求推出了專屬的優惠方案,通常買入費用極低,但賣出時則回歸一般交易收費標準。

證券行 定期定額買入手續費 定期定額賣出手續費
國泰證券 均一價 0.1美元 股票同一般交易;ETF每筆3美元
元大證券 0.1% (最高1美元) 同一般交易
富邦證券 0.2% (無低消) 同一般交易
永豐金證券 (大戶投) 0.1% (最高1美元) 0.18% (最低3美元)
凱基證券 均一價 1台幣或0.03美元 0.25% (最低3美元)

*以上資料更新於2025年7月,僅供參考,所有收費以各證券行最新公布為準。

複委託 vs 海外券商戶口:我應該點樣揀?

這幾乎是每個美股新手都會遇到的終極問題。答案因人而異,主要取決於你的投資習慣、資金規模和對便利性的需求。

複委託使用者畫像

適合人群:長線投資者、交易頻率低、單筆投資金額較大、重視操作便利性與本地客服支援的投資者。

了解複委託優勢

海外券商使用者畫像

適合人群:短線或波段交易者、交易頻率高、小額投資者、需要使用融資或沽空等進階功能的投資者。

探索海外券商特點

決策樹:簡單3步助你選擇

你可以透過以下問題,快速判斷哪種方式更適合你:

  1. 你的投資期限是多久?
    • 長於一年,極少交易:複委託的單次較高成本,在長線上會被攤薄,影響不大。
    • 短於一年,可能多次買賣:海外券商的低(或零)手續費優勢會非常明顯。
  2. 你的單筆交易金額大約多少?
    • 數千美元以上:通常能輕易超過複委託的「低消」門檻,此時主要比較費率百分比即可。
    • 幾百美元或以下:複委託的「低消」會成為沉重負擔,免佣金的海外券商是更佳選擇。
  3. 你對處理海外匯款、英文介面有何看法?
    • 覺得麻煩,希望一切簡單:複委託提供全中文支援和本地資金轉賬,便利性無可替代。
    • 不介意花時間研究,能接受英文:海外券商能提供更強大的功能和更低的成本。

💡 延伸閱讀

想深入了解不同海外券商的特點和開戶流程?可以參考【美股戶口開戶終極指南2025】圖解教學:海外券商開戶、W-8BEN填寫、匯款一篇搞懂,獲取更全面的資訊。

美股複委託常見問題 (FAQ)

複委託買賣美股,股息會如何處理?

當你持有的美股派發股息時,券商會自動為你處理。但如前所述,美國政府會先預扣30%的股息稅。例如,你應收100美元股息,扣除30美元稅款後,實際存入你證券戶口的將是70美元。入賬的幣種則取決於你綁定的交割銀行戶口是外幣還是本地貨幣戶口。

如果投資金額不大,是否用複委託完全不划算?

不一定。如果你採用「定期定額」的月供方式,很多券商提供極低的買入手續費優惠(例如每次0.1美元或無低消),這非常適合小資族進行長線儲蓄式投資。但若是以單筆交易方式進行小額投資,則確實會因「低消」問題而變得不划算。

透過複委託可以買賣所有美國上市的股票嗎?

基本上,絕大多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和納斯達克(NASDAQ)等主要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ETF都可以透過複委託交易。但部分場外交易(OTC)的股票或仙股(Penny Stocks)可能會受到限制,具體可交易的範圍需要向你的券商查詢。

券商的QI資格對我有影響嗎?

QI (Qualified Intermediary) 是美國國稅局授予的資格。有些說法認為有QI資格的券商可以幫助退稅,但實際上對於投資普通美股(如Apple、Microsoft)的非美國個人投資者來說,QI資格在股息稅減免方面幾乎沒有實質幫助,30%的股息稅仍然會被預扣。其主要影響在於某些特定債券的利息稅務處理,對一般股票投資者影響不大。

結論:精明選擇,踏出美股投資第一步

總括而言,美股複委託為香港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便捷、安心的渠道參與全球最活躍的資本市場。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各大券商紛紛調降美股複委託手續費,甚至推出「免低消」優惠,對投資者無疑是一大福音。

選擇複委託還是海外券商,並無絕對的優劣,而是一個高度個人化的決策。關鍵在於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投資風格、資金規模和交易頻率。對於打算買入並長期持有、不願處理海外賬戶繁瑣事宜的投資者,複委託無疑是省心之選。而對於追求極致低成本和靈活交易的投資者,克服一些初期困難去開設海外券商戶口,將會是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手續費的迷思成為你踏出投資第一步的障礙。透過本文的比較和分析,希望你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徑,穩健地開啟你的美股投資之旅。

⚠️ 風險提示: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提醒您,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務必尋求獨立的財務意見,並自行評估及承擔所有風險。


标签:, , ,
分類:BLOG, 投資世界, 股票證券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