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9 月 16 日
想在以太坊(Ethereum)上進行交易、鑄造心儀的NFT,或是參與DeFi項目,卻總是被那筆令人望而生畏的「Gas Fee」勸退嗎?你看著網絡上關於以太坊未來的熱烈討論,心中卻不禁產生疑問:如此高昂的交易成本,會不會成為阻礙以太坊未來發展的絆腳石?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新手,也牽動著每一位投資者的心。
別擔心,這篇文章正是為你而寫。我們將為你徹底拆解以太坊Gas的運作原理,從根本上理解費用是如何產生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提供5個經過驗證、立即可用的省錢秘訣,助你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最後,我們將一同展望以太坊的未來升級藍圖,看看開發者們正如何著手解決這個核心痛點,以及這些變革將如何影響以太坊的長遠投資價值。讓我們一起揭開以太坊Gas的神秘面紗,洞悉以太坊未來的真正潛力。
想像一下,你要開車從香港島到新界,你需要為汽車加油,油費會根據你的路程長短和當時的油價而變化。在以太坊這個去中心化的「世界電腦」上,Gas就扮演著「燃料」的角色。你執行的任何操作,無論是轉賬一筆ETH、與智能合約互動,還是鑄造一個NFT,都需要消耗計算資源。Gas就是用來衡量這些操作所需計算量的單位。
以太坊網絡由全球成千上萬的電腦(稱為「節點」或「礦工/驗證者」)共同維護。當你發起一筆交易時,就是請求這些節點幫你執行計算並將結果記錄在區塊鏈上。支付Gas Fee有兩個主要目的:
要準確理解你支付的總費用,需要認識兩個關鍵變量:
Gas Limit (燃料上限): 指你願意為一筆交易支付的最大Gas數量。一個簡單的ETH轉賬,其Gas Limit通常是固定的21,000。而與複雜的智能合約互動,則需要更高的Gas Limit。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你告訴司機:「我最多給你21公升的油錢,你開吧。」如果交易實際消耗的Gas少於這個上限,未使用的部分會退還給你。但如果設置得太低,交易可能會因為「燃料耗盡」而失敗,但已消耗的Gas Fee不會退還。
Gas Price (燃料價格): 指你願意為每一單位Gas支付的價格。這個價格是動態的,取決於當時網絡的繁忙程度。網絡越擁堵,想讓交易被優先處理的人越多,Gas Price就會越高。這就像繁忙時間的計程車會加價一樣。
因此,你的總交易費用 (Gas Fee) = 實際消耗的Gas數量 x 每單位Gas的價格。
由於單個Gas的價格非常低,用ETH來計價會出現很多小數點,非常不便。因此,社群習慣使用「Gwei」作為Gas Price的單位。Gwei是ETH的一個較小單位,它們的關係如下:
1 Gwei = 0.000000001 ETH
當你聽到別人說「現在Gas是20 Gwei」,意思就是每單位Gas的價格是0.00000002 ETH。
如果你對加密貨幣的基本概念還有些模糊,或者想了解更多關於區塊鏈的知識,可以閱讀我們的入門指南,為你的投資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了解了Gas的原理後,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採取實際行動來節省開支。以下是五個非常實用的技巧:
以太坊網絡的繁忙程度有明顯的週期性。通常,在歐美工作時間的重疊時段,交易最為活躍,Gas價格也最高。而在亞洲時區的深夜或週末,網絡相對空閒,Gas價格會顯著下降。你可以使用專業的Gas追蹤網站,例如 Etherscan Gas Tracker,來實時查看當前的Gas價格。花點時間觀察價格趨勢,選擇在「綠色時段」進行非緊急的交易,往往能為你省下超過50%的費用。
自從以太坊「倫敦升級」引入EIP-1559提案後,Gas費的計算方式變得更加複雜,但也更可預測。現在的Gas費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像MetaMask這樣的主流錢包,通常會根據網絡狀況自動為你推薦合理的費用設定(低、中、高)。對於非緊急交易,選擇「低」檔位或手動設定一個較低的「優先費」,可以有效節省成本,只是需要耐心等待交易被確認。
這是目前解決高Gas費問題最主流、最有效的方法。Layer 2(第二層網絡)可以理解為建立在以太坊主網之上的「高速公路」。它們將大量的交易在鏈下進行捆綁和處理,然後只將最終的結果打包提交到以太坊主網上進行結算。這樣極大地分攤了主網的Gas成本。
目前流行的Layer 2網絡包括Arbitrum、Optimism、zkSync等。在這些網絡上進行交易,費用通常只有主網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而且速度更快。許多主流的DeFi和NFT項目都已經部署在Layer 2上。將你的資產跨鏈到Layer 2進行日常操作,是現階段最明智的選擇。
網絡類型 | 單筆交易費用 (估算) | 確認速度 | 適用場景 |
---|---|---|---|
以太坊主網 (Layer 1) | US$5 – US$50+ | 數分鐘 | 大額資產存儲、高價值交易 |
Layer 2 (如Arbitrum) | US$0.1 – US$1 | 數秒 | 日常交易、DeFi、遊戲、NFT |
有些工具和智能合約允許用戶將多筆交易捆綁在一次操作中完成。例如,如果你需要向多個地址發送代幣,使用批次發送工具(Batch Transfer)可以顯著節省Gas費,因為你只需要支付一次基礎交易的固定成本(約21,000 Gas),而不是為每筆轉賬都支付一次。
不同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其背後的智能合約代碼優化程度也不同。有些DApp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Gas效率,其操作消耗的Gas會遠低於功能類似但代碼冗餘的DApp。在選擇使用某個DeFi協議或NFT市場時,可以將Gas效率作為一個考量因素,參考社群的評價和反饋。
儘管Layer 2提供了權宜之計,但要讓以太坊真正成為承載全球數十億用戶的「世界電腦」,從協議層面進行擴容才是根本之道。幸運的是,以太坊核心開發團隊對此有著清晰的路線圖。
高昂且不穩定的Gas費是目前以太坊生態發展的最大瓶頸。它將許多小額用戶和對價格敏感的應用(如遊戲、社交媒體)拒之門外,導致用戶體驗不佳,並催生了Solana、Avalanche等新興公鏈的競爭。要維持其領先地位,解決擴容問題迫在眉睫。
以太坊的升級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主線就是擴容。近期及未來的關鍵升級包括:
Danksharding是以太坊擴容路線圖的「終極形態」。如果說Proto-Danksharding是為Layer 2開闢了一條專用單車徑,那麼完整的Danksharding就是要建造一條64車道的超級高速公路。它通過將數據分成許多「分片」(Shards),讓驗證者可以並行處理數據,從而極大地提升整個網絡的數據吞吐量(預計可達100,000 TPS以上),並從根本上解決數據可用性問題。這將使Layer 2的運營成本變得極其低廉,最終讓用戶享受到即時且幾乎免費的交易體驗。
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Buterin(V神)多次強調,以太坊的未來是「以Rollup為中心」(Rollup-centric),即依賴Layer 2來處理大部分交易,而主網則專注於安全和數據結算。隨著擴容路線圖的逐步實現,高昂的Gas費問題將得到根本性緩解。
許多金融機構也看好以太坊的長遠發展。隨著美國證監會(SEC)批准現貨以太坊ETF,傳統資本進入的渠道被正式打通。加上EIP-1559帶來的通縮效應和質押(Staking)帶來的穩定收益,ETH正逐漸從單純的加密貨幣轉變為一種多功能的數字資產:既是數位燃料,也是生息資產,更是去中心化經濟的基石。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對以太坊未來價格的有力支撐。
本文帶你深入了解了以太坊Gas的基礎知識、節省費用的5個實用技巧,並一同展望了以太坊解決擴容問題的宏偉藍圖。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目前高昂的Gas費是一大痛點,但它並非無解的難題,而是以太坊網絡在巨大需求壓力下的成長煩惱。
隨著Dencun升級的成功落地和未來Danksharding的逐步實現,以太坊的擴容之路清晰而堅定。對於普通用戶和投資者而言,現在就開始學習和嘗試使用Layer 2網絡,不僅能立刻享受到低費用和高效率的區塊鏈體驗,更是提前佈局未來、深入參與以太坊生態的最佳時機。正確管理以太坊Gas是參與生態的第一步,而理解其解決方案則是掌握以太坊未來投資價值的關鍵。
不會。即使交易因為各種原因(如Gas Limit設置過低、智能合約執行錯誤)而失敗,驗證者也已經為其付出了計算資源。因此,你為這筆失敗交易所消耗的Gas費用將不會被退還。這也是為什麼在執行複雜交易前,確認Gas Limit設置充足非常重要。
Gas Fee的突然飆升通常是由於網絡需求的瞬間激增。常見原因包括:熱門NFT項目的公開發售(Public Mint)、某個DeFi項目開啟流動性挖礦、或是市場劇烈波動導致大量交易和清算。這些事件會導致大量用戶在同一時間提交交易,並願意支付更高的費用來爭奪有限的區塊空間,從而推高了整體Gas價格。
是的,Layer 2的交易費用遠低於以太坊主網,通常能便宜90%以上。在安全性方面,主流的Layer 2解決方案(如Optimistic Rollups和ZK-Rollups)繼承了以太坊主網的安全性。它們將交易數據發布到主網,由主網負責最終的安全保障和結算。因此,儘管它們在鏈下執行計算,但其資產安全性仍然由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驗證者網絡來保障,遠高於獨立的側鏈或其他公鏈。
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直接使用現代錢包(如MetaMask)的預設或建議值是最簡單和安全的方法。錢包會自動估算所需的Gas Limit,並根據當前網絡狀況推薦低、中、高三檔Gas Price(Base Fee + Priority Fee)。除非你是高級用戶,並且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否則不建議手動大幅修改Gas Limit,以避免交易失敗。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