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8 月 22 日
2025年上半年,人民幣走勢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拉鋸戰,在波動中整體展現出對美元的強勢格局。年初延續的「特朗普交易」行情一度讓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維持高位,但隨著國際局勢的演變與市場預期的調整,人民幣迅速收復失地,甚至在5月份觸及數月來的高點。這波升值行情,不僅與美元指數的階段性走弱息息相關,更反映了中國內外需求的同步改善。然而,市場的關注重點已然轉向未來:這股升值動能是否可持續?影響人民幣走勢預測的關鍵變數又有哪些?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全方位的觀察指南。
回顧2025年上半年的匯市,可謂是跌宕起伏。年初,市場仍沉浸在2024年底「特朗普交易」的餘溫中,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一度在7.3上方盤旋。但好景不長,隨著新政初期未見實質性的關稅落地,市場避險情緒降溫,匯率在2月初迅速下探,一度跌破7.2的整數關口。
真正的考驗來自4月份。當「對等關稅」政策公佈後,中美貿易的緊張空氣再度瀰漫,雙方互徵關稅稅率攀升,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推升至前期高點7.35附近。然而,這波衝高並未持久。隨著5月初中美達成「日內瓦共識」,市場風險偏好回暖,人民幣迎來了新一輪顯著的升值通道。
📊 數據亮點: 5月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累計上漲近700個基點,在岸人民幣匯率更在5月26日早盤觸及7.16,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同期累計下跌超過4%,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此輪人民幣走勢的內在強韌性。
進入6月,匯率在7.17至7.21區間進入了相對平穩的震盪整理期。市場正在消化前期的各種資訊,並尋找下一階段方向的明確信號。
洞悉人民幣走勢的未來,無異於一場多方力量的博弈分析。其核心,可以從外部驅動力和內在平衡術兩個維度來解構。
想更深入了解美元的強弱如何影響全球貨幣市場嗎?請參考我們的深度分析文章:買賣外幣賺匯率! 2025 最具升值潛力貨幣竟然係…
華爾街的頂級投行們,近期不約而同地對人民幣投下了「信任票」。高盛在5月中旬的一份報告中,出人意料地將未來12個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預期從7.35大幅上調至7.0,並直言「破7」可能比市場預期的更快。其核心邏輯在於,當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被顯著低估,疊加中國強勁的出口表現,為升值提供了充足空間。
這份報告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層浪。隨後,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也相繼發佈報告,普遍調升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並看好人民幣的長期升值趨勢。
金融機構 | 預測時間點 | 美元兌人民幣目標價 | 核心觀點 |
---|---|---|---|
高盛 (Goldman Sachs) | 未來12個月 | 7.0 |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被低估15%,出口強勁提供支撐。 |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 2025年末 | 7.0 | 中國持續的貿易競爭優勢將提供長期支撐。 |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 2024-2025年 | 漸進式升值 | 美元將延續顯著貶值趨勢,全球投資者對沖美元風險需求上升。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追逐市場上的各種預測,不如掌握一套分析框架。無論市場風雲如何變幻,判斷人民幣走勢的核心邏輯萬變不離其宗,主要可從以下四個層面進行考量: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是影響人民幣供給的直接因素。當政策趨向寬鬆,如降息、降準,市場預期流動性增加,人民幣匯率通常承壓走弱;反之,當政策收緊,如加息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流動性收縮,則會提振人民幣匯率。回顧2014年起的貨幣寬鬆週期,美元兌人民幣從6算水平一路攀升,足見其深遠影響。
經濟基本面是貨幣價值的基石。強勁且穩定的經濟增長數據,會像磁鐵一樣吸引外資流入,增加對人民幣的需求,從而推動匯率走強。投資者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指標:
美元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通常情況下,兩者呈現負相關關係。當美元指數走強時,人民幣相對承壓;當美元指數走弱時,人民幣則獲得升值動能。因此,關注美聯儲及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動向,判斷美元的未來走勢,是分析人民幣匯率不可或缺的一環。
有別於完全自由浮動的貨幣,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機制中包含了「逆週期因子」,這賦予了監管機構一定的引導能力,以緩解市場的順週期行為。雖然這種機制對短期匯率影響較為明顯,但中長期人民幣走勢依然回歸市場基本面。觀察每日中間價的設定,可以洞悉官方對當前匯率水平的態度。
對於投資者而言,參與人民幣市場的管道日益多元。關鍵在於根據自身的資金規模、風險偏好和投資週期,選擇最適合的工具。以下是幾種主流方式的比較:
投資管道 | 優點 | 缺點/注意事項 | 適合對象 |
---|---|---|---|
🏦 銀行外匯帳戶 | 管道安全、操作簡便。 | 每日2萬人民幣的換匯額度限制,買賣價差較大,不適合頻繁交易賺取匯差。 | 有實際人民幣需求(如旅遊、留學)或長期持有者。 |
📈 外匯保證金經紀商 | 可雙向交易(做多/做空)、提供槓桿、交易成本低、24小時交易。 | 槓桿帶來較高風險,需慎選受正規監管的平臺。 | 短線交易者、專業投資者、希望利用槓桿放大收益者。 |
🏢 人民幣結構型商品 | 部分商品提供到期保本,可能獲得比定存高的收益。 | 流動性差,提前解約可能損失本金,需承擔銀行信用風險,不受存款保險保障。 | 風險承受度較低,追求穩定收益的保守型投資者。 |
💼 人民幣計價基金 | 小額資金即可分散投資於一籃子債券或貨幣市場工具。 | 需支付管理費,承擔發行機構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 | 希望分散風險、不願直接操作外匯的投資者。 |
正在尋找可靠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了解如何選擇適合您的平台至關重要。閱讀我們的指南:【香港虛擬貨幣交易所排名】6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一覽
從近五年的人民幣歷史匯率走勢來看,其波動與全球宏觀經濟週期緊密相連:
投資者經常會看到CNH和CNY兩個代碼,兩者雖都指人民幣,但其匯率走勢特徵卻有所不同:
在岸人民幣 (CNY): 在中國大陸境內交易,受到較嚴格的資本管制和每日中間價的引導,波動相對平穩,更多反映官方政策意圖。
離岸人民幣 (CNH): 在中國大陸境外(如香港、新加坡、倫敦)交易,資本流動更自由,主要由市場供需決定,更能反映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情緒和預期,因此波動性通常更大。
正因如此,CNH的走勢往往被視為市場情緒的「金絲雀」,其對國際事件的反應更快、更劇烈。例如在4月關稅風波中,離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一度衝高至7.42,波動幅度顯著大於在岸市場。
展望未來,人民幣走勢將繼續在「外部壓力」與「內部支撐」的角力中尋找平衡點。一方面,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和美元的長期弱勢格局,為人民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中國自身的經濟復甦步伐和政策調控力道,則是決定其升值高度和速度的內在關鍵。儘管短期波動在所難免,但多家權威機構的共識似乎指向一個長期升值的趨勢。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機遇與挑戰並存。理解影響匯率的核心驅動因素,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資工具,並保持對宏觀動態的敏銳洞察,將是在這場匯率博弈中穩操勝券的不二法門。
判斷時機需結合多方面因素。從技術面看,當美元兌人民幣回落至關鍵支撐位(如7.15–7.20區間)且技術指標顯示超賣時,可能是短期買入點。從基本面看,若中國發佈強勁的經濟數據(如GDP、PMI超預期),或中美貿易關係出現實質性利好,也會增強買入信號。然而,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若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需設好止損位。
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問題。在當前階段,可以說最重要的因素是中美關係和兩國的貨幣政策差異。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直接影響市場風險偏好,而美聯儲的降息預期與中國人民銀行的穩健偏寬鬆政策所形成的利差,是驅動資金流動和影響匯率的核心動力。
「方便」的定義因人而異。對於有實際用匯需求或偏好傳統金融機構的投資者,銀行外匯帳戶最為直接安全。對於追求交易靈活性、希望利用槓桿進行短線操作的投資者,透過受正規監管的外匯保證金經紀商平台則更為便捷高效。
價差主要源於兩者市場的開放程度不同。CNY在中國境內交易,受到資本管制,流動性相對受限,匯率受央行中間價引導較大。CNH在境外自由交易,完全由市場供需決定,更能反映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即時看法。當海外市場對人民幣的預期(看多或看空)強於國內時,就會產生價差。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