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nn 下载链接
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定期壽險 vs 終身壽險點揀好?2025香港投保懶人包(分別、保費、優缺點)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在規劃人生保障的藍圖時,人壽保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眾多選擇中,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往往是最多人感到困惑的十字路口。究竟「純保障」的定期壽險是否適合您?它與包含儲蓄成分的終身壽險有何根本分別?這篇文章將為您深入剖析定期壽險的運作模式、全面比較兩者差異,並點出各自的優點與陷阱,助您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能作出最精明的保障決策。

咩係定期壽險?點樣運作?

想像一下,您為家庭租用了一個安全網,租期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到您65歲退休為止。在這個租期內,如果不幸發生意外,安全網就會接住您的家人,為他們提供一筆過的財務支援。這,就是定期壽險的核心概念。

定期壽險的核心定義與保障範圍

定期壽險(Term Life Insurance)是一種在指定保障期限內提供身故保障的保險。如果受保人在保單生效期間不幸身故,保險公司將會向指定的受益人賠償一筆過的死亡賠償金。它的保障範圍非常清晰直接,主要集中在「身故」這一項風險上。

  • 保障期限:投保人可以選擇特定的保障年期,例如10年、20年,或保障至特定歲數,如65歲或80歲。
  • 保障內容:主要保障受保人因疾病或意外導致的身故。部分計劃可能包含末期疾病或完全及永久傷殘保障,但核心始終是身故賠償。
  • 期滿後:若保障期屆滿後受保人仍然在生,保單便會終止,投保人不會取回任何保費或現金價值。

純保障 vs 儲蓄成份:定期壽險的本質

定期壽險最顯著的特點是其「純保障」性質,不含任何儲蓄或投資成份。您所繳付的每一分保費,都純粹用作購買身故保障的「成本」。這與終身壽險截然不同,後者會將部分保費用於投資,從而累積「現金價值」。

可以這樣比喻:定期壽險就像「租用」保障,成本較低,但不擁有資產;而終身壽險則像「供樓」,每月供款較高,但長遠會累積一份屬於您的資產(現金價值)。

定期壽險 vs 終身壽險:一張圖表睇晒所有分別

了解兩者的基本概念後,最實際的問題是:「我應該點揀?」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是進行直接比較。下表清晰地列出了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在各個關鍵範疇的分別。

比較項目 定期壽險 (Term Life) 終身壽險 (Whole Life)
核心功能 純保障,在指定期限內提供身故賠償。 保障 + 儲蓄/投資,提供終身保障。
保費水平 相對較低,尤其在年輕時投保。 相對較高,通常是定期壽險的數倍甚至十數倍。
保障年期 固定年期(如10、20年)或至特定歲數(如65歲)。 保障直至受保人身故。
現金價值 沒有或極低。保單期滿後價值歸零。 有。保單會隨年期累積現金價值,可作貸款或退保提取。
靈活性 高。可根據人生階段(如結婚、生子)的需要調整保障。 較低。一旦設定,保額和保費較難調整。
適合人群 家庭經濟支柱、有按揭/貸款人士、預算有限的年輕人。 有長遠儲蓄及財富傳承需求、預算充裕的人士。

分析總結:我應該點樣揀?

選擇哪種保險,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關鍵在於您的個人需求、財務狀況及人生階段

  • 如果您追求「最大保障槓桿」: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為家庭責任最重的時期(如子女成年、還清按揭前)提供最大的保障,定期壽險是理想選擇。
  • 如果您著眼於「財富傳承與終身保障」:希望身故後必定能留下一筆錢給家人,同時兼具儲蓄功能,並有充裕的預算,終身壽險則更為合適。

推薦文章

有效的保障規劃是整體理財的一部分。想了解更多實用的理財技巧,可以參考我們的文章:月光族救星!掌握10大實用慳錢方法,幫你反轉財務人生!

買定期壽險好唔好?盤點5大優點與缺點

為了讓您更客觀地評估定期壽險,我們將其優點和潛在的「陷阱」逐一剖析。

✅ 優點:低保費、高槓桿、靈活性高

  1. 低保費,高槓桿:這是定期壽險最大的吸引力。同樣的保額,定期壽險的保費遠低於終身壽險。舉例來說,一位30歲非吸煙男性,購買100萬港元保額的20年期定期壽險,年繳保費可能只需千餘港元;而同樣保額的終身壽險,年繳保費可能高達數萬港元。這意味著您可以用較少的資金,撬動極大的保障。
  2. 靈活性高,配合人生責任:人生的責任並非一成不變。年輕時需要為子女教育、房屋按揭準備較高保障;當年紀漸長,子女獨立,負債減少,所需保障亦會相應降低。定期壽險的固定期限正好能精準地覆蓋這些責任最重的階段,避免為不再需要的保障支付額外費用。
  3. 財務規劃更自主:由於保費開支較低,您可以將節省下來的資金,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理財知識,自主地進行其他投資,例如股票、基金或債券,以爭取更高的潛在回報。這就是所謂的「買定期,餘下投資」(Buy Term, Invest the Difference) 策略。

❌ 缺點:不保證續保、沒有現金價值、保費隨年齡增加

  1. 沒有現金價值:如前所述,定期壽險是純消費型產品。如果保障期滿後您仍然健在,所有已繳付的保費將不會退還,保單亦隨之失效。對於習慣「有事賠錢,無事儲錢」觀念的人來說,可能會感到「不划算」。
  2. 保費隨年齡增加:定期壽險的保費是根據投保時的年齡和健康狀況釐定的。當保單期滿後,如果您希望續保或購買新的定期壽險,保費將會按屆時的年齡重新計算,通常會大幅增加。
  3. 續保問題:大部分定期壽險設有「保證續保」條款,但保費會調整。然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您在保障期結束後健康狀況出現變化,可能難以再購買新的保險,或面臨高昂的附加保費甚至被拒保。

邊啲人最適合買定期壽險?

綜合以上分析,定期壽險特別適合以下幾類人士,他們能最大化地發揮其「以小博大」的優勢:

👨‍👩‍👧‍👦 家庭經濟支柱

如果您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上有高堂,下有妻兒,您的收入直接關係到整個家庭的生活品質、子女的教育,以及未來的規劃。定期壽險能確保在您不幸離世後的特定年期內(例如子女大學畢業前),家庭能獲得一筆可觀的資金,維持正常生活,不會因失去經濟支柱而陷入困境。

🏠 有按揭或短期負債人士

香港樓價高昂,房屋按揭往往是家庭最大的負債。一份與按揭年期和金額相匹配的定期壽險,可以視為「按揭保險」的強力補充。萬一不幸發生,賠償金可以直接用來償還剩餘的按揭貸款,確保您的家人能保住安樂窩,無需為巨額債務而徬徨。想了解更多關於物業貸款的資訊,可閱讀2025按揭成數|最新自住、出租、非住宅物業貸款上限一覽

💼 預算有限的年輕人或職場新鮮人

對於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收入不高但開始承擔家庭責任,或希望為父母提供一份保障。定期壽險的低保費特點讓他們能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獲得足夠的基礎保障。這是一種對家人負責任的表現,亦為自己的未來打下穩健的基礎。

常見問題 (FAQ)

定期壽險保額應該買幾大?

保額沒有統一標準,應根據個人情況「度身訂造」。一個常見的計算方法是「需求法」,即計算家庭未來10-20年的總開支(包括日常生活費、子女教育費、房屋按揭等所有債務),再減去現有資產(如儲蓄、投資)。另一個簡單的參考是個人年收入的10倍。建議與專業理財顧問詳細溝通,評估最適合您的保額。

定期壽險有冇得扣稅?

在香港,純粹的定期壽險保費不能用作稅務扣除。只有符合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指引的「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DAP)」及「自願醫保計劃(VHIS)」的保費才可申請稅務扣除。

如果斷供會有咩後果?

人壽保險保單通常設有30日左右的寬限期。如果在寬限期後仍未繳付保費,保單將會失效,所有保障亦會隨即終止。由於定期壽險沒有現金價值,保單一旦失效便無法取回任何款項。因此,確保準時繳費至關重要。

保障期結束後,可以將定期壽險轉換為終身壽險嗎?

部分定期壽險產品提供「可轉換權益」,允許投保人在指定年期內或特定歲數前,無需再次進行健康核保,便可將定期壽險保單的一部分或全部保額轉換為終身壽險或儲蓄保險。這為未來保障規劃提供了更大的彈性,在投保時可多加留意此類條款。

相關閱讀

背負樓宇按揭是購買定期壽險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入了解按揭市場,能助您作出更全面的財務決策:2025按揭成數|最新自住、出租、非住宅物業貸款上限一覽

總結

總括而言,定期壽險並非終身壽險的替代品,而是一種功能獨特、目標明確的保障工具。它以低廉的成本,為人生中責任最重的階段提供了一張強而有力的安全網。對於家庭經濟支柱、背負重擔的奮鬥者,以及預算有限的年輕人而言,定期壽險是構建基礎保障、實踐家庭責任的明智之選。在做出決定前,請務必仔細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家庭責任和長遠目標,選擇最能匹配您需求的保障方案。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標籤: ,
分類:BLOG, 理財攻略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