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美股盤後交易全攻略:時間、規則、風險及券商操作指南

2025 年 9 月 27 日

美股常規交易時段結束,就意味著一天的投資機會完結了嗎?其實不然。在收市鐘聲響起後,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延長時段」才正要開始。本文將為您深入剖析美股盤後交易(After-Hours Trading),全面覆蓋美股盤後交易時間、交易機制、潛在的盤後交易風險,並教您如何進行盤後交易,助您成為更 savvy 的投資者。

到底什麼是美股盤後交易?

美股盤後交易,英文為 Post-Market Sessions 或 After-Hours Trading,顧名思義,就是允許投資者在美國東岸時間下午4點常規交易時段收市後,繼續進行股票買賣的時段。這個時段的交易並非透過傳統的交易所人手撮合,而是依賴一個名為「電子通訊網絡」(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ECN)的系統。

可以將 ECN 想像成一個高效的自動化交易平台,它直接將買家和賣家的訂單進行配對,無需經過中間人。這種機制確保了即使在交易所「休息」時,市場參與者依然能對突發新聞或公司公告作出反應。

美股盤後交易時間全攻略:香港/台灣時區對照

對於身處亞洲的投資者而言,掌握不同時區的交易時間至關重要。美國股市有夏令與冬令之分,這會影響香港及台灣投資者的交易時間。以下為您整理了一份清晰的對照表:

交易時段 美國東岸時間 (ET) 香港/台灣時間 (夏令) 香港/台灣時間 (冬令)
盤前交易 (Pre-Market) 04:00 – 09:30 16:00 – 21:30 17:00 – 22:30
常規交易 (Normal Session) 09:30 – 16:00 21:30 – 04:00 22:30 – 05:00
盤後交易 (Post-Market) 16:00 – 20:00 04:00 – 08:00 05:00 – 09:00

* 夏令時間約為每年3月第二個週日至11月第一個週日;冬令則為其餘時間。

盤後交易的獨特之處:與常規交易有何不同?

盤後交易並非簡單地延長常規交易,其運作模式和特性存在顯著差異,了解這些是成功駕馭盤後市場的關鍵。

📜 訂單類型:為何只能用「限價單」?

在盤後交易時段,您無法使用「市價單」(Market Order)。絕大多數券商僅接受「限價單」(Limit Order)。這是一項保護機制。由於盤後市場成交量較低,股價波動可能非常劇烈,若使用市價單,最終成交價可能遠超預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限價單則允許您設定願意買入的最高價或願意賣出的最低價,從而有效控制交易成本。

💧 流動性差異:交易量為何偏低?

想像一下,常規交易時段的市場就像是人聲鼎沸的銅鑼灣,而盤後交易時段則更像是深夜的蘭桂坊——依然有人,但遠不如白天熱鬧。由於大部分投資者和機構已離場,盤後交易的成交量(流動性)會大幅減少。這意味著:

  • 大額訂單難以成交: 如果您想買賣大量股票,可能無法一次性完成交易,甚至影響股價。
  • 買賣價差擴大: 買入價(Bid)和賣出價(Ask)之間的差距會變大,這變相增加了您的交易成本。

為何要關注盤後交易?把握關鍵的投資時機

既然盤後交易量少、風險高,為何還有投資者參與?答案在於「資訊差」。許多足以撼動股價的重磅消息,恰恰是在收市後發布的。

📈 業績發布:捕捉股價異動的第一時間

上市公司為了避免在交易時段內引起過度恐慌或狂熱,通常會選擇在盤後公布季度或年度財報。一份遠超預期的業績,可能讓股價在盤後飆升;反之,一份令人失望的報告則可能引發拋售潮。盤後交易為投資者提供了在第二天開盤前,率先反應的機會。

📰 重大新聞事件:政策變動與市場反應

除了公司財報,宏觀經濟數據、聯儲局議息結果、突發性的行業政策變動或地緣政治事件,都可能在盤後時段發酵。能夠在第一時間解讀資訊並採取行動的投資者,便可能從中獲利或規避風險。

盤後交易風險與機遇並存:優缺點全面分析

盤後交易就像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能助您搶佔先機,但若忽視其風險,也可能帶來損失。在參與之前,必須權衡其利弊。

✅ 優點 (Opportunities)

  • 即時反應: 能夠對收市後發布的重大新聞和財報立即作出反應,無需等到次日開盤。
  • 價格發現: 在波動中可能出現具吸引力的買入或賣出價位,適合尋找短線機會的投資者。
  • 時間靈活性: 為無法在常規時段盯盤的上班族或亞洲投資者提供了額外的交易窗口。

❌ 缺點 (Risks)

  • 流動性不足: 交易量稀少,可能導致您的訂單無法完全或以理想價格成交。
  • 高波動性: 較少的交易量就可能引起股價大幅波動,風險相對較高。
  • 價差擴大: 買賣盤之間的差距拉闊,無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
  • 機構主導: 盤後市場的參與者多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散戶在資訊和分析上可能處於劣勢。

如何進行盤後交易?實用券商操作指南

大部分主流的美股券商,如 Firstrade、富途牛牛 (Futu)、盈透證券 (Interactive Brokers) 等,都支援盤後交易。操作流程大同小異:

  1. 登入賬戶: 在盤後交易時段登入您的券商交易平台 App 或網站。
  2. 選擇股票: 輸入您想交易的股票代碼。
  3. 進入交易頁面: 選擇「買入」或「賣出」。
  4. 設定訂單類型: 訂單類型選擇「限價單」(Limit Order)。
  5. 指定交易時段: 在「交易時段」或類似選項中,選擇「盤後」(After-Hours) 或「允許延長時段交易」。
  6. 輸入價格與數量: 設定您理想的買賣價格和股數,然後提交訂單。

重要提示: 盤後交易的訂單通常僅在當日的盤後時段有效。如果該時段內訂單未成交,便會自動失效,不會延續到下一個交易日。

美股盤後交易常見問題 (FAQ)

Q1: 盤後交易的價格會影響第二天的開盤價嗎?

會,但不是絕對的。盤後價格反映了市場對最新消息的即時情緒,通常會為第二天的開盤價提供重要參考,但開盤價最終仍由次日開盤前的盤前交易和開市時的買賣盤力量決定。

Q2: 所有股票都可以進行盤後交易嗎?

不是。一般而言,只有在主要交易所(如 NYSE、NASDAQ)上市、市值較大、流動性較好的股票才有盤後交易。一些小型股或場外交易 (OTC) 的股票可能無法在盤後時段交易。

Q3: 盤後交易需要額外費用嗎?

這取決於您的券商。大部分券商對盤後交易和常規交易收取相同的佣金,但有些可能會收取額外的 ECN 費用。在交易前,最好先查閱您所用券商的收費條款。

Q4: 24小時美股交易是怎麼回事?

部分券商(如 Firstrade、嘉信理財)正逐步推出「隔夜交易」(Overnight Trading) 服務,將交易時間進一步延長,接近24小時全天候交易。這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但同樣面臨低流動性和高波動性的挑戰。

總結:盤後交易是雙刃劍,謹慎前行

總括而言,美股盤後交易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在常規時間外捕捉市場脈搏的獨特窗口。它既是應對突發新聞、搶佔先機的利器,也伴隨著流動性低、波動性大的潛在風險。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不應將其視為常規操作,而是在特定情況下(如追蹤公司財報發布)謹慎使用的工具。在投身盤後市場之前,請務必完全理解其運作規則,並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標籤: ,
分類:BLOG, 投資攻略, 最新消息, 最新資訊, 當前熱點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