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最新消息和促銷信息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航運股值得投資嗎?2025海運產業鏈、龍頭股、ETF投資策略全解析

2025 年 9 月 26 日

2021年,長榮海運豪擲40個月年終獎金的消息,不僅震撼了整個市場,更將航運股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這波百年難見的行情,讓「航運股」成為了無數投資者追捧的明星標的。然而,瘋狂的漲勢過後,緊接而來的劇烈回調也讓許多人措手不及。究竟,航運股值得投資嗎? 這類與全球經濟脈搏息息相關的股票,其投資邏輯與一般成長股有何不同?在風浪之中,投資者又該如何掌舵?

本文將為您全面拆解航運股的內在結構,從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深入剖析其商業模式與盈利關鍵。我們不僅會探討航運股龍頭的營運秘辛,還會結合業內資深人士的獨家觀點,還原2021年那場波瀾壯闊的市場變局。無論您是正在觀望航運股ETF,還是希望對航運股可以投資嗎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都將提供清晰、實用且具深度的分析,助您在投資藍海中穩健航行。

航運股是什麼?解構海運產業鏈的全貌

所謂「航運股」,並非單指一家公司,而是一個龐大且環環相扣的產業生態系統。它涵蓋了從船隻的誕生到貨物最終送達的一切環節。我們可以將其簡化為上、中、下游三個核心部分,其中,我們通常討論的航運股投資,主要聚焦於中游的航運公司。

🚢 上游:造船業 (景氣的風向標)

產業鏈的源頭是造船業,負責打造海上運輸的載體。這個環節的特點是資本密集,且與全球經濟景氣高度相關。當經濟繁榮,貿易需求旺盛時,中游的航運公司會增加資本支出,訂購新船以擴大運力,造船廠的訂單自然水漲船高。反之,當景氣衰退,訂單便會隨之萎縮。

  • 國際巨頭: 韓國的現代重工、三星重工,日本的三菱重工,以及中國的中國重工等,是全球造船業的領軍者。
  • 台灣代表: 台灣國際造船(台船,2208)是本地規模較大的造船廠,業務涵蓋貨櫃船、散裝船乃至軍艦的製造。

⚓ 中游:航運公司與碼頭 (市場的核心主角)

這裡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也是投資者最關注的部分。中游主要分為兩類:

  1. 航運公司: 這是受景氣循環影響最直接、最劇烈的環節。它們的運價完全由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決定,沒有絕對的定價權。航運公司又可細分為:
    • 貨櫃航運: 主要運輸工業製成品,以標準化的貨櫃為單位。例如台灣著名的「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和萬海(2615)。
    • 散裝航運: 主要運輸大宗原物料,如鐵礦砂、煤炭、穀物等,貨物不裝入貨櫃。代表公司有裕民(2606)、慧洋-KY(2637)等。
  2. 碼頭公司: 負責船舶的停泊、貨櫃的裝卸與倉儲等。相較於航運公司,碼頭公司的收入模式更為穩定,主要賺取固定的作業費用,受單純貨運量多寡影響,而非運價的劇烈波動。

🌐 下游:貨運承攬與物流 (串連全球的血脈)

下游是貨主(出口商/進口商)與船公司之間的橋樑。貨運承攬業者(Forwarder)並不擁有船隻,他們的核心業務是整合、配對貨物與艙位,從中賺取服務佣金或運費價差。例如,當一個貨主的貨物不足以裝滿一個貨櫃時,承攬商便會將多個貨主的散貨(LCL)集中起來,拼成一個整櫃(FCL)再交給船公司。大型承攬商如台驊(2636)、中菲行(5609)等,通常還提供報關、倉儲、內陸運輸等一條龍式的綜合物流服務。

航運公司的錢從哪來?剖析收入與成本結構

要評估一家航運公司的投資價值,就必須理解它的財務結構。航運業的盈利能力,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主要取決於「收入」這股推力與「成本」這股阻力之間的較量。我們以貨櫃航運公司為例:

💰 主要收入來源

  • 海洋運費 (Ocean Freight): 這是最核心的收入,按每個20呎(TEU)或40呎(FEU)貨櫃報價。運費並非由船公司說了算,而是由市場上所有船公司的「供給」(艙位數)和所有貨主的「需求」(貨量)共同決定的。當需求大於供給,運價飆升;反之,則可能陷入殺價競爭的泥沼。
  • 櫃場作業費 (THC): 支付給碼頭的費用,船公司通常會轉嫁給貨主,從中賺取些微價差。
  • 貨櫃延滯/留滯費 (Demurrage/Detention): 分別是貨櫃在碼頭內逾期未領,或在貨主處逾期未還所產生的罰金,是疫情期間塞港時一筆可觀的額外收入。

💸 主要支出項目

  • 船舶成本: 這是最大的開銷。無論是耗資上億美元的自有船,還是每日租金高達數萬甚至十萬美元的租賃船,都構成了巨大的固定成本。
  • 燃油成本: 佔總成本的20-30%,油價的波動直接衝擊獲利。雖然船公司會透過燃油附加費(BAF)轉嫁部分成本,但反應通常有滯後性。
  • 碼頭裝卸成本: 在各個港口產生的裝卸、停泊費用,這部分支出通常會包含在向貨主收取的費用中。
  • 貨櫃成本: 一個標準貨櫃造價數千美元,自有貨櫃不足時還需租用,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由此可見,航運業是一個高固定成本的行業。這意味著,一旦營收(主要看運費)無法覆蓋龐大的固定支出,就容易陷入虧損。然而,也正因如此,當運價飆升時,增加的收入大部分都能轉化為純利,帶來驚人的盈利彈性。

如何判斷航運市場走勢?三大關鍵指標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要實時掌握全球航運市場的供需狀況極為困難。幸運的是,我們可以藉助幾個權威的運價指數,作為觀察市場水溫的風向標。

1.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CCFI)

CCFI (China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 由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綜合反映了中國主要港口出口貨櫃的運價變化。由於中國是「世界工廠」,其出口運價的走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全球貿易的景氣度。它包含即期和長期合約運價,更能反映航運公司的實際營收狀況。

2.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SCFI)

SCFI (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 同樣由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但它專注於反映上海出口貨櫃的「即期」(Spot)市場運價。相比CCFI,SCFI的波動性更大,更能靈敏地反映市場的短期情緒和供需變化,是觀察市場拐點的重要領先指標。

3. 波羅的海綜合指數 (BDI)

BDI (Baltic Dry Index) 與前兩者不同,它反映的是散裝航運的運價行情。由於散裝貨物多為工業製造上游的原物料(煤、鐵、穀物等),BDI的走勢常被視為全球實體經濟的領先指標。如果BDI持續上漲,可能預示著未來製造業活動將趨於活躍。因此,它不僅是散裝航運股的晴雨表,更是宏觀經濟學家密切關注的重要數據。

推薦閱讀

景氣循環股可以投資嗎?投資應該注意什麼?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深入了解這類股票的特性與操作策略,航運股便是典型的例子。

投資航運股的機遇與陷阱:優勢與風險全面分析

航運股作為典型的景氣循環股,其投資魅力與風險並存,如同硬幣的兩面。理解其核心特質,是做出明智決策的前提。

📈 兩大投資優勢

  1. 1. 景氣復甦時的爆發力強勁: 當全球經濟從谷底反彈時,貿易需求會迅速回升,航運業往往是反應最快的行業之一。由於其高經營槓桿特性,運價的上漲就能帶來不成比例的利潤增長,股價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驚人漲幅。長榮海運在疫情後一年多內股價上漲超過20倍,便是最好的例證。
  2. 2. 產業特性相對易於辨別: 景氣循環股的股價波動與宏觀經濟(如GDP增長率、PMI指數)高度相關。投資者可以透過追蹤宏觀經濟數據和行業運價指數(如BDI、SCFI),對行業的景氣階段做出大致判斷,從而尋找波段操作的機會。

📉 四大潛在風險

  1. 1. 高資本支出與漫長的回收期: 造船成本極高,動輒上億美元。航運公司常在市場景氣最好的時候(也是造船價格最高的時候)下單造新船。然而,新船從下單到交付需要2-3年時間,屆時市場景氣可能早已逆轉,新增的運力反而成為壓垮運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形成惡性循環。
  2. 2. 缺乏定價能力,受市場供需主宰: 航運業是一個高度標準化的市場,各家公司的服務差異不大,因此幾乎沒有定價權。價格完全由市場的整體供需決定。在運力過剩的時期,為了維持船舶運轉以支付固定成本,船公司不惜血本進行價格戰,運費甚至可能跌破現金成本。
  3. 3. 受景氣循環影響,業績波動劇烈: 這是景氣循環股的原罪。公司的盈利能力極不穩定,可能今年大賺數千億,明年就轉為虧損。長榮海運2019年虧損,2021年卻大賺,這種劇烈的波動使得長期持有的難度非常高,難以用傳統的本益比估值法來評估。
  4. 4. 天災人禍等不可控因素: 海上運輸充滿了不確定性。從海盜劫持、惡劣天氣導致的沉船,到地緣政治衝突(如蘇伊士運河堵塞、紅海危機),任何突發事件都可能對船公司造成巨大的財務損失或運營中斷。

航運股有哪些選擇?台股、美股及ETF全覽

對於有興趣佈局航運領域的投資者,市場上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包括直接投資個股或透過ETF進行一籃子投資。

台股 vs 美股 主要航運股名單

市場 分類 代表公司
台股 造船 台船(2208)
貨櫃航商 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
散裝航商 裕民(2606)、新興(2605)、慧洋-KY(2637)、四維航(5608)
貨代物流 台驊(2636)、中菲行(5609)
美股 散裝航商 Eagle Bulk Shipping (EGLE), Star Bulk Carriers (SBLK)
貨櫃航商 ZIM Integrated Shipping (ZIM), Matson (MATX)

航運主題ETF:一籃子投資的選擇

若不想承擔單一公司的風險,投資航運主題的ETF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這類ETF相對小眾,規模普遍不大,投資前需注意其流動性。

ETF代碼 全名 費用率 主要持股方向
BOAT SonicShares Global Shipping ETF 0.69% 全球大型貨櫃及散裝航商
SEA U.S. Global Sea to Sky Cargo ETF 0.60% 全球海運及空運貨物公司

注:以上個股及ETF僅為教學示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前請務必自行研究判斷。

推薦閱讀

想了解更多關於ETF的知識?可以參考這篇【ETF是股票還是基金】港股美股ETF投資入門比較攻略,助您快速上手。

業內人士深度對話:還原2021年航運股的瘋狂與沉寂

為了更貼近市場真實狀況,我們訪問了一位在台灣頂級貨櫃航運公司擁有超過15年經驗的資深主管,聽他剖析那段驚心動魄的時期。

問:為何疫情後運價會出現歷史性的暴漲?

「坦白說,這完全超出了我們的預期。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業界普遍悲觀。但下半年開始,情況急轉直下,這波大漲的核心驅動力,並非經濟繁榮,而是全球供應鏈的『系統性崩潰』。

他解釋道,疫情導致了多重瓶頸:船員檢疫拉長了作業時間、碼頭工人染疫造成勞動力短缺、港口擁堵嚴重(塞港)。這一切導致貨櫃「有去無回」,全球性的缺櫃問題浮現。另一方面,各國政府(特別是美國)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刺激了消費需求,貨主們擔心供應鏈斷裂,開始恐慌性地提前下單、瘋狂搶訂艙位。「供給急劇收縮,需求卻異常旺盛」,在這種極端失衡下,定價權完全轉移到船公司手中。「當時的情況是,客戶不再問價格,只問有沒有艙位。一個到美東的40呎貨櫃,運費從正常的四千美元飆到超過兩萬美元,這是我從業以來從未見過的景象。」

問:那為何2022年運價又會雪崩式下跌?

「原因很簡單,之前導致上漲的因素幾乎都反轉了。」他分析,隨著全球疫情緩解,各國邊境開放,港口運作和人員流動恢復正常,供應鏈的瓶頸逐漸疏通,運力供給回歸常態。需求方面,之前恐慌性下單導致下游客戶庫存高企,加上全球經濟在高通脹和加息壓力下開始放緩,消費需求疲軟。「供需關係再次逆轉,定價權又回到了貨主手上。許多之前簽訂高價長約的客戶也回來要求重新談判,市場迅速從賣方市場變回買方市場。」

問:您認為航運股未來還可能重現2021年的榮景嗎?

「我認為機率非常低,除非再次發生像新冠疫情這樣能徹底癱瘓全球供應鏈的極端黑天鵝事件。」他語氣肯定地說。「更重要的是,在2021-2022年大賺之後,幾乎所有航商都投入巨資訂造了大量新船。這些新船在未來幾年會陸續交付,這意味著市場的運力供給將持續處於非常充沛的狀態。如果全球經濟沒有強勁的增長動力,未來幾年航運業都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總結:航運股推薦嗎?

綜合來看,航運股是一個充滿魅力與危險的投資領域。它與航空業相似,都屬於高資本支出、高風險、強週期性的行業。在景氣上行週期,它能帶來驚人的回報;但在景氣下行時,虧損也可能同樣巨大。

需要強調的是,2021年的超級行情是由疫情打亂供給鏈這一特殊因素造成的,並非常態。隨著市場回歸正常,加上未來幾年大量新船下水,航運業的供需格局已然改變。對於投資者而言,有幾點結論值得深思:

  • 不適合長期持有: 由於其劇烈的週期性,航運股很難作為「買入並持有」的長期投資標的。試圖在錯誤的週期時點長期持有,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資本損失。
  • 專業知識要求高: 成功的航運股投資,需要對全球宏觀經濟、國際貿易情勢、產業供需變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精準的判斷,適合具備專業知識、能夠進行波段操作的投資者。
  • 新手應謹慎對待: 如果您對景氣循環股不夠熟悉,或者無法投入足夠時間精力來研究市場,那麼直接投資航運個股可能風險過高。在這種情況下,透過小部分資金佈局相關ETF,或許是相對穩健的參與方式。

FAQ常見問題

Q1: 現在是投資航運股的好時機嗎?

這取決於全球經濟的復甦力度和未來的運力供需平衡。目前市場普遍認為,未來幾年新船交付量大,運力供給充足,若無超預期的需求增長,運價難有大行情。投資者需密切關注SCFI、BDI等領先指標,以及全球主要經濟體的PMI數據,尋找景氣反轉的信號。

Q2: 航運股和航空股有什麼相似之處?

兩者都是高資本支出、高固定成本、強景氣循環的行業。它們的盈利都對油價非常敏感,且營收受全球經濟活動和貿易景氣的直接影響。因此,它們的股價波動性都很大,不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

Q3: 除了BDI、CCFI、SCFI,還有其他參考指標嗎?

是的。可以關注「哈珀皮特森全球租船費率指數(Harpex)」,它反映的是貨櫃船的租金水平,是船公司成本和未來運力供給的重要參考。此外,主要航運公司的財報和法說會展望,以及全球主要港口的吞吐量數據,也都是重要的參考資訊。

Q4: 投資航運股ETF比直接買個股更好嗎?

對於非專業投資者來說,ETF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它可以分散單一公司的經營風險,例如某家公司造船決策失誤或財務出現問題。透過ETF,您可以一籃子持有全球主要的航運龍頭,更能捕捉整個行業的週期性機會,避免「看對行業,選錯股票」的窘境。

Q5: 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如紅海危機)對航運股有何影響?

地緣政治風險通常會對航運股產生短期的刺激效應。例如,紅海危機迫使船隻繞道非洲好望角,航程大幅增加,這在短期內會吸收掉市場上的有效運力,從而推高即期市場的運價。然而,這種由突發事件驅動的漲價通常不具備持續性,一旦事件平息或市場找到替代方案,運價可能會迅速回落。因此,這類事件帶來的是交易性機會,而非長期投資的根本邏輯改變。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標籤: ,
分類:BLOG, 投資攻略, 投資資訊, 最新消息, 最新資訊, 當前熱點, 股票
相關新聞

留言咨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