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內容和促銷活動嗎? 通過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2025 年 10 月 17 日
最近更新:2025 年 10 月 17 日
面對五花八門的儲蓄保險計劃,您是否也感到困惑?無論是為未來目標儲蓄,還是尋求比銀行存款更高的回報,選擇一份合適的儲蓄保險都至關重要。本文將為您提供詳盡的儲蓄保險比較,深入剖析短期儲蓄保險與長期計劃的分別,並教您如何運用儲蓄保險IRR(內部回報率)這個關鍵指標,找出回報最理想的方案。讓我們一起揭開儲蓄保險的面紗,學習如何避開陷阱,做個精明的投保人。
在深入比較不同計劃前,我們首先要理解儲蓄保險的本質。很多人會將它與銀行定期存款混淆,但兩者在概念、風險和回報上都有顯著差異。
儲蓄保險,本質上是一種結合了「儲蓄增值」與「人壽保障」的長期理財工具。投保人透過定期供款(例如每月或每年),將資金交由保險公司管理和投資。保單期滿後,投保人可以取回本金及累積的紅利回報。與此同時,若受保人在保障期內不幸身故,保險公司會向受益人支付一筆過的身故賠償,發揮保障家庭的功能。這「一石二鳥」的特性,是它與純粹儲蓄工具的最大分別。
為了讓您更清晰地了解兩者的不同,以下用一個表格作全面比較:
比較項目 | 儲蓄保險 | 銀行定期存款 |
---|---|---|
性質 | 儲蓄 + 人壽保障 | 純儲蓄工具 |
回報構成 | 保證回報 + 非保證回報(紅利) | 100%保證利息回報 |
年期 | 較長,一般5年以上至終身 | 較短,由7天至5年不等 |
靈活性 | 較低,提早退保可能導致本金虧損 | 較高,提早取回本金,只會損失利息 |
潛在回報 | 有機會高於定期存款,視乎非保證回報表現 | 穩定但相對較低,鎖定存款時的利率 |
風險 | 紅利不達預期的風險、提早退保的虧損風險 | 近乎零風險(50萬內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 |
對銀行定期存款感興趣?想知道目前邊間銀行利息最高?可以參考我們的詳細比較文章:【定存利率比較】22 間銀行定存利率、存款額及期數最新優惠一覽。
市面上的儲蓄保險主要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大類。短期計劃通常指供款期及回本期在10年以內,適合有中期儲蓄目標(如置業首期、子女升學)的人士。長期計劃則著眼於更長遠的財富增值,例如退休儲備,年期可達20年或以上。
以下模擬比較了幾款熱門的短期儲蓄保險,讓您對其回報有一個初步概念。(注意:以下數據僅為示例,實際回報請以保險公司計劃書為準。)
產品名稱 | 供款年期 | 保障年期 | 預期總內部回報率(IRR) | 特點 |
---|---|---|---|---|
Blue — WeSave Short Term Insurance Plan ST1 | 2年 | 5年 | 約 2.81% | 回本期快,適合短期資金停泊 |
HSBC — Swift Save Insurance Plan(由 HSBC Life 承保) | 2年 | 3年 | 約 3.10% | 銀行渠道短期儲蓄保險,主打「短期保證回報」,方便與銀行帳戶整合。 |
AXA — 摯匯儲蓄計劃 | 5年 | 被投保人138歲為止 | 約 4.5% | 預期回報較高 |
對於有長遠理財目標,如準備退休金的人士,長期儲蓄保險透過「複利效應」,潛在回報更為可觀。
產品名稱 | 供款年期 | 保障年期 | 預期總內部回報率(IRR) | 特點 |
---|---|---|---|---|
AIA GlobalFlexi Savings Insurance Plan | 10年 | 至100歲 | 持有30年後高達 6.5% | 非保證回報潛力高,適合長線財富增長 |
China Life 18-Year Pay Whole Life Insurance Plan | 18年 | 至100歲 | 持有30年後約 4%–6.5% | 18 年付清後享終身保障至 100 歲;每年可能派發非保證分紅,可選擇累積或提取 |
理財規劃是多元化的,儲蓄保險只是其中一環。想建立全面的理財知識,不妨從基礎學起:【新手投資入門懶人包】從理論到實戰新手必學理財13件事。
看過產品比較後,您可能會問:「到底應該點樣揀?」要作出明智決定,必須學會看懂以下三個核心指標。
內部回報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是衡量儲蓄保險真實回報的最重要工具。它計算了所有現金流(包括您支付的保費和未來收到的回報)的平均年化回報率。為什麼它如此重要?因為保險計劃書上展示的「平均回報率」往往會令人誤解,而IRR則反映了包含時間價值的「真實」回報。
簡單比喻,IRR就像一把「照妖鏡」,能 stripping away a lot of the marketing fluff and showing you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your investment. 比較不同計劃時,應以IRR作準,而非宣傳單張上的數字。
儲蓄保險的總回報由兩部分組成:
選擇時,要審視兩者的比例。若您是風險規避型,應選擇保證回報佔比較高的計劃;若您能承受較高風險以換取潛在更高回報,則可考慮非保證回報佔比較高的計劃。
供款年期是指您需要繳付保費的年期。這應與您的財務狀況及收入穩定性掛鉤,切勿選擇超出自己負擔能力的供款計劃。
回本期則是指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加上「非保證現金價值」首次等於或超過您已繳總保費的年期。回本期越短,代表您的資金鎖定期越短,靈活性越高。比較不同計劃時,回本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儲蓄保險是有效的理財工具,但若不了解其潛在風險,也可能墮入陷阱。以下是三個投保前必須注意的要點。
這是最常見的陷阱。儲蓄保險是長線的理財承諾,在保單初期,現金價值非常低。如果在回本期前(特別是頭幾年)因任何原因需要終止保單並取回現金,您能取回的金額通常會遠低於已繳付的總保費,導致嚴重虧損。因此,投保前必須確保您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應付突發需要,用作投保的應是閒置資金。
保險中介在銷售時,往往會重點展示非常吸引的「預期總回報」。但請緊記,其中包含的非保證紅利並非必然實現。要客觀評估,您可以參考保險公司的「分紅實現率」。這個比率反映了公司過往派發的實際紅利與當初建議書上演示的金額的差距。一個持續高於或接近100%的比率,通常代表該公司的預測較為穩健可靠。
部分儲蓄保險(特別是回報較高的)會以美元或其他外幣計價。雖然美元與港元有聯繫匯率,但並非完全沒有脫鉤風險。若選擇非美元的外幣保單,當您日後將回報兌換回港元時,將直接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這可能帶來額外收益,也可能侵蝕您的回報。投保前,必須考慮自己對匯率風險的承受能力。
在香港現行的稅制下,個人從儲蓄保險中獲得的滿期回報或身故賠償,一般情況下是無需繳納利得稅或薪俸稅的。這也是儲蓄保險作為財富增值和傳承工具的一個優勢。
若遇到財政困難,切勿立即選擇退保。您可以向保險公司查詢其他可行方案,例如:
以上選項都比直接退保更能保障您的利益。
分紅實現率(Fulfillment Ratio)是比較保險公司「實際派發的非保證紅利」與「銷售時建議書上演示的金額」的百分比。例如,實現率為95%,代表公司最終派發了當初預期金額的95%。這是一個評估保險公司過往表現和誠信的重要參考指標。您可以在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網站找到各保險公司發布分紅實現率的連結,或直接到各大保險公司的官方網站查詢。
儲蓄保險特別適合以下幾類人士:
總括而言,儲蓄保險並無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合」與「不適合」。在作出儲蓄保險比較時,最關鍵的一步是清晰了解自己的理財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流動性需求。切忌只被高預期回報吸引,而應全面評估計劃的IRR、保證與非保證回報的比例、回本期以及潛在風險。透過本文提供的攻略,希望您能更有信心地揀選出最切合您人生規劃的儲蓄保險,穩步實現您的財務目標。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